[发明专利]一种镍铜氧化物酸溶分离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4882.4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晗;王书友;郭金权;高晓婷;陈彩霞;李全;席海龙;郁洪波;马天飞;王钦;路思阳;张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30;C22B15/00;C22B23/00;C01G3/10;C01G53/1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铜氧化物酸溶分离铜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领域,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工艺流程长,成本高,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等问题。该方法采用将镍铜氧化物采用硫酸溶解,得到硫酸溶解液;该硫酸溶解液进行萃取分离铜,萃铜后液继续补加硫酸溶解氧化物;负载有机纯水洗涤,洗水返酸溶工序,洗涤后负载有机进入反萃工序,反萃液为富集硫酸铜溶液;萃铜后液一部分返酸溶工序,另一部分返中和工序;酸溶工序补加硫酸后,加入负载有机洗水,溶解中和渣;中和过程控制终点pH,进行二段萃铜,萃铜后液为二段萃铜后液,负载有机返一段萃铜工序。本发明金属直收率高,铜与镍分离彻底,这就保证铜分离过程中无Na或其它杂质的引入,无废渣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铜氧化物酸溶分离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硫酸体系的湿法冶金工艺中,硫酸镍溶液中若含铜较高时,通常采用诱导脱铜法除铜,铜含量较低时,可采用二次镍精矿加阳极泥置换法、活性硫化镍置换法、硫化氢等工艺除铜,微量除杂时多采用萃取法。
在冶金或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镍与铜的分离是技术难点之一,上述常用的除铜方法,多存在工艺流程长,成本高,深度不够,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等问题。
原料镍铜氧化物物料的典型成份为(%):Ni25~55、Cu10~22、Co2.0~4.5、Fe0.001~0.01、CaO1.0~1.5、MgO1.0~1.5,如采用硫酸溶解后,溶液中的铜高达30g/L,因此,采用以上传统工艺方法均不可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镍铜氧化物硫酸溶解液深度分离富集铜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工艺流程长,成本高,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等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镍铜氧化物酸溶分离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镍铜氧化物硫酸溶解液,溶解液控制终点pH;
b.对该溶解液进行一段萃取分离铜,萃铜后液继续补加硫酸溶解氧化物,如此反复,得到一定量的一段萃铜后液,一段萃铜后液一部分返酸溶工序,剩余部分返中和工序,即用萃取除铜后液中的酸对镍铜氧化物中和;
c.中和过程控制终点pH,中和后液进行二段萃铜,萃铜后液为二段萃铜后液,负载有机返一段萃铜工序;
d.酸溶工序补加硫酸后,加入负载有机洗水,溶解中和渣,控制总体积平衡,酸溶后液一段萃铜;
e. 洗涤:一段萃铜负载有机纯水洗涤,洗水返酸溶工序,洗涤后负载有机进入反萃工序;
f. 反萃:反萃液即为纯净硫酸铜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中的溶解温度和步骤c中的中和温度为40~5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和步骤c中pH控制至3.5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b中萃取选用DZ973N萃取剂,萃取剂有机浓度为20~40%,萃取相比O/A=1~3:1,采用1~5级逆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c中萃取相比O/A=1~2:1,采用1~5级逆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d中酸溶温度为40~50℃,pH控制在3.5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e中洗涤相比为O/A=3~9:1,采用1~2级洗涤,洗涤温度15℃~30℃,混合时间5~10min,分相时间2~5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f反萃中采用1~5级逆流反萃,反萃前液的硫酸浓度为120~240g/L,反萃前液中铜离子浓度为20~40g/L,反萃相比O/A=1~2:1,反萃温度1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4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