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电调整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4942.2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植竹重夫;黑须重隆;牧井厚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11/00;H05F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春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电 调整部 记录材料 调整装置 输送构件 电荷 图像形成装置 静电电容 电极 相向 相反极性 配置 背面 | ||
提供一种带电调整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带电调整装置具备:第一带电调整部,被配置成与被输送的记录材料相向,供给一种极性的电荷;以及第二带电调整部,在比该第一带电调整部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被配置成与记录材料相向,供给与第一带电调整部所供给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而且,在上述带电调整装置中,与第二带电调整部相面对的记录材料的表面与由该输送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构成的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小于与第一带电调整部相面对的记录材料的表面与由该输送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构成的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且在第一带电调整部与第二带电调整部之间,记录材料的表面或背面中的任意面与输送构件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调整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绝缘性高的树脂膜、合成纸等片状记录材料(以下统称为“记录材料”)中,由于在其制造工序、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工序、输送工序等中的摩擦带电、剥离放电、电晕放电而记录材料所带的电荷不衰减而残留于表面。这些带电电荷处于在记录材料表面不均匀地分布而局部地带有正负的两极性的电荷等不均匀的状态的情况多。已知如果对这样的绝缘性高的记录材料进行喷墨(IJ)打印,则起因于记录材料的带电而产生如下图像噪声。
如果记录材料等带电,则由于在其带电电荷与喷墨头之间形成的电场而墨液滴的飞行特性受到影响。由此,飞行速度、飞行方向发生变化,发生墨液滴到达记录材料的非意图之处等问题。特别是在液滴尺寸小的情况下,因空气阻力引起的减速大,因此容易受到电场的影响,产生如下问题等:成为雾的墨液滴(副滴)由于电场而返回到喷墨头侧而附着,或者墨液滴附着于记录材料的非意图之处而成为脏版(scumming)。副滴还被称为附属物(satellite)。
图1中示出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中的记录材料的带电与图像噪声的关系。图1A是从喷墨头射出的墨液滴的飞行中的例子,图1B是墨液滴的到达后的例子。
图1A表示墨液滴的飞行中的影响。在图1A中,示出了从喷墨头10射出的墨液滴由体积大的主滴11和在主滴11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副滴11a(雾)构成的情况。在图1A中关注于空气阻力大的副滴11a,考虑副滴11a具有正电荷的情况。记录材料20比较均匀地带正电,在图1A中形成有垂直方向电场的场所中,副滴11a受到与飞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朝向喷墨头10的静电力(图1A中央部)。
另外,在由于记录材料20的带电不均而形成有水平方向电场的场所(图1A左侧和右侧)中,如果副滴12a接近记录材料20表面则受到横向的静电力。由于这样的静电力而墨液滴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结果,副滴12a到达与本来意图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成为图像噪声。另外,当由于静电力而副滴11a附着于喷墨头10时,成为喷墨头10的脏污,特别是当副滴11a附着于喷嘴附近时,引起射出弯曲等不良状况。
并且已知记录材料20等的带电电荷还影响刚到达后的墨液滴。例如,如图1B所示,通过因记录材料20的带电不均引起的面方向的电场,在到达的墨液滴13中产生静电感应,在电场方向上静电力起作用,因此还产生点形状紊乱的问题。点形状的紊乱(变形)的大小受到如下情况的影响:面方向电场由于被静电感应的电荷随着点变形而移动从而被抵消多少。因此,为了抑制点形状的紊乱,还需要使记录材料20的电荷密度的不均变小。特别是在记录材料薄的情况下,具有带电电荷的记录材料表面与记录材料背面侧的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大,因此即使在带电电位比较小的情况下,有时电荷密度也大,为了抑制点形状的紊乱而重要的是减轻电荷密度不均。
关于对记录材料进行除电的除电装置,已知具有多个除电部的如下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使绝缘性网的被除电部位贴紧与充电电极相向的接地导电性辊的部位,对该充电电极施加直流电压来向被除电部位表面供给电荷。然后,一边使接地导电性辊旋转一边使被除电部位从接地导电性辊表面剥离,通过设置于相对于绝缘性网一面而言与充电电极相同的一侧且下游侧的除电电极来去除被除电部位的电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4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