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后驾驶自动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5246.3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唐菁敏;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模块 继电器驱动模块 报警模块 驾驶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转换器 自动保护系统 酒精传感器 显示模块 继电器 短信报警模块 声音报警模块 智能控制技术 转换器连接 复位电路 双向连接 引擎电源 振荡电路 正常启动 自动锁定 传感器 呼气 引擎 汽车 酒精 电源 超标 检测 警告 | ||
本发明是一种酒后驾驶自动保护系统,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酒精传感器、PCF8591转换器、单片机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和继电器驱动模块;所述的酒精传感器与PCF8591转换器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和继电器驱动模块均与单片机模块连接,PCF8591转换器与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单片机模块包括AT89C51单片机、AT89C51复位电路和AT89C51振荡电路,继电器驱动模块与车辆的引擎电源连接,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短信报警模块。本发明采用MQ‑2传感器作为检测驾驶人员呼气中的酒精浓度,当浓度超标时,系统发出警告,继电器切断汽车的引擎的电源,车子自动锁定无法正常启动,无法正常驾驶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酒后驾驶自动保护系统,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走进了大多数家庭,在带给人们带来舒适和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在这些隐患中酒后驾驶的危害尤为严重,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有效地减少酒后驾驶,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持有量也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加之管理上的问题和人口整体素质的原因,如何有效减少酒后驾驶,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从怎么有效减少酒后驾驶的现象,以及它所带来交通事故的发生角度来看,禁止酒后人员驾驶汽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后驾驶自动保护系统,它能精确实现检测驾驶人酒精浓度,并在酒精浓度超标的情况下,自动切断汽车引擎电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酒后驾驶自动保护系统,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酒精传感器、PCF8591转换器、单片机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和继电器驱动模块;
所述的酒精传感器与PCF8591转换器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和继电器驱动模块均与单片机模块连接,PCF8591转换器与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单片机模块包括AT89C51单片机、AT89C51复位电路和AT89C51振荡电路,继电器驱动模块与车辆的引擎电源连接,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短信报警模块;
所述的酒精传感器采用MQ-2酒精传感器,MQ-2传感器的1号引脚接电源端,3号引脚接PCF8591转换器的1号引脚,4号引脚接地端;
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电源引脚接电源端,信号输出引脚连接AT89C51单片机的第12引脚,接地引脚接地端。
具体地,所述的PCF8591转换器第9、10引脚连接到AT89C51单片机的第21、22引脚,PCF8591转换器的第5、6、7、12引脚进行短接到接地端,第13引脚也接地,第14引脚接电源端。
具体地,所述的AT89C51复位电路包括个按键S1,电容C1,电阻R2,电阻R1;开关S1一端接到电容C1端,且并联接电源,另一端与R1的一端相连, 电容C1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并联接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RST端,电阻R2另一端接地;
AT89C51振荡电路包括电容C2、电容C3,晶振Y1,电容C3与电容C2一端并联接地,电容C2另一端与晶振Y1的2号引脚相连,电容C3与晶振Y1的1号引脚相连,晶振Y1的2号引脚、1号引脚分别接到单片机的第18、19引脚。
具体地,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LCD1602显示器、电容C4、滑动变阻器R7,LCD1602显示器的VCC引脚同时接VCC端及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LCD1602显示器的VSS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7的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7的滑动端接LCD1602显示器的VL端,,LCD1602显示器的P0.0-P0.7引脚及P2.5-P2.7引脚均与AT89C51单片机的对应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5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