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5979.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扬;陈明凤;邱锦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世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袁步兰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层 多层管 内层 添加剂 聚烯烃 填充 热膨胀系数 密度增加 热熔连接 厚度比 填充料 管材 管件 管内 阻光 微生物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的外圈包裹有中间层,中间层的外圈包裹有外层;内层和外层包括聚烯烃,中间层包括填充有中间层添加剂的聚烯烃;中间层添加剂的重量浓度大于等于10wt%,在保证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强度的前提下,其大大降低了填充料的综合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多层管整体的成本,并且由于中间层添加剂的增多,中间层的填充密度增加,大大提高了多层管的阻光性能,有效的防止了管内微生物的滋生,并且内层:中间层:外层的厚度比为30:35:35,大大增加了了外层的厚度,在管材与管件进行热熔连接时,外层不易被熔穿,保证了连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管。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这种应用的管经常由金属制成,但采用金属管遇到许多问题,诸如腐蚀、化学反应和缺乏柔性。金属管也可能是昂贵的并且制造起来效率低。
为了克服金属的缺点,已知由多种塑性材料制造管。然而,虽然塑料管提供优于金属管的某些改进,但相比之下它们也可能是相对薄弱的。在某些操作环境中,当管遭受轴向载荷、系统加压或诸如喷射或冲洗的处理过程时,这种薄弱可能导致损坏和/或系统失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申请号为:201280066184.0,专利名称为:一种多层管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内层:中间层:外层的厚度比为10:80:10,中间层的添加剂浓度小于10wt%的多层管。但是现有多层管与管件多采用承插热熔连接,连接时,需要将管材外圆表面与管材承口的内孔表面融化,然后连接,该专利的外层过薄,在进行连接工艺时,很容易将外层熔穿而影响热熔接头的质量,并且该专利中间层添加剂浓度过低,导致聚烯烃的使用量大大增加,并且降低了多层管的阻光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经济,阻光效果好的多层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外圈包裹有所述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外圈包裹有所述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聚烯烃,所述中间层包括填充有中间层添加剂的聚烯烃,所述中间层添加剂的重量浓度大于等于所述中间层综合重量的10wt%。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添加剂的重量浓度大于10wt%,小于23wt%。
优选的,所述内层为在聚烯烃中加入抗菌材料以形成聚烯烃抗菌层。
优选的,所述内层:中间层:外层的厚度比为30:35:35。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填充有10%-16%的所述中间层添加剂。
优选的,所述多层管具有4.5×10-5(℃)-1或更低的膨胀系数。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添加剂的热膨胀系数是所述中间层的聚烯烃的热膨胀系数的5%或者更小。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添加剂包括玻璃和/或玄武岩。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添加剂包括纤维,所述纤维的长度为2mm-6mm。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丙烯,所述聚丙烯为PP-R。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多层管中间层中间层添加剂的重量浓度大于等于10wt%,在保证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强度的前提下,其大大降低了填充料的综合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多层管整体的成本,并且由于中间层添加剂的增多,中间层的填充密度增加,大大提高了多层管的阻光性能,有效的防止了微生物的滋生。
本发明多层管内层:中间层:外层的厚度比为30:35:35,大大增加了了外层的厚度,在管材与管件进行热熔连接时,外层不易被熔穿,保证了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层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世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世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5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