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土壤质量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6060.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彩红;席北斗;檀文炳;袁文超;杨天学;夏湘勤;唐朱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B09C1/10;C12R1/885;C12R1/125;C12R1/38;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土壤 质量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功能菌和保护菌,其中所述功能菌由腐败假单胞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金属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组成,所述保护菌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还涉及一种提升土壤质量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功能菌、保护菌与生物活性物质按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剂;(2)将步骤(1)所得复合菌剂固定于生物炭上。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剂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具有非常优异的效果,且方法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可协同降解土壤有机物污染,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升土壤质量的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和面积均呈现增加态势,特别是设施农业的高施肥量和连作种植方式,导致酞酸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逐年累积,成为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微生物修复技术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动,调节或控制生境内的生化反应,进而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生物修复对于微环境要求较高、修复周期长等特点,仍然制约着土壤质量的快速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复合菌I,所述复合菌I由功能菌和保护菌组成,所述功能菌由腐败假单胞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金属还原地杆菌(Geobactermetallireducen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组成,所述保护菌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优选地,腐败假单胞菌(S.putrefaciens)、金属还原地杆菌(G.metallireducens)、绿色木霉(T.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的质量比为4∶3∶2∶2∶4。
2.上述1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生物活性物质,所述生物活性物质由糖(例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优选葡萄糖)和氨基酸组成,所述复合菌剂I,糖和氨基酸组成复合菌剂II,优选所述复合菌剂I,糖和氨基酸的质量比是75∶10∶15。
3.上述1-2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生物炭,优选所述生物炭来自植物,更优选来自小麦秸秆,更优选其是通过450℃热解小麦秸秆7h,过120目筛,进一步优选地,复合菌II占生物炭的质量百分比为10%。
4.制备上述3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功能菌与保护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混匀得到复合菌剂I;
(2)将步骤(1)所得复合菌剂I与生物活性物质混合,得到复合菌剂II;
(3)将步骤(2)所得复合菌剂II,与生物炭混合固定。
5.上述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培养条件为:腐败假单胞菌(S.putrefaciens)和金属还原地杆菌(G.metallireducens),37℃,厌氧条件;绿色木霉(T.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PDA培养基、30℃、200r.min-1、好氧条件;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37℃,好氧条件。
6.上述4-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对数生长期是指腐败假单胞菌(S.putrefaciens)、金属还原地杆菌(G.metallireducen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按权利要求5所述条件培养12h,绿色木霉(T.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权利要求5所述条件培养10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富锶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