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LED电视的关机补偿方法、OLED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6600.4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2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梦;杨成华;郭斌;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63;H04N21/426;H04N21/44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电视 关机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OLED电视的关机补偿方法、OLED电视,所述方法预先在OLED电视主板上新增锂电池组供电模块,用于OLED电视关机补偿供电;当OLED电视开机启动后,实时监测判断市电交流电源否断电;若断电,系统进入黑屏并屏蔽外部按键操作,系统同时判断是否需要TFT补偿;如果需要则控制锂电池组供电进入补偿流程;当完成补偿,则控制锂电池组停止供电,进入关机状态。本发明克服了现有OLED电视断电后无法工作带来不能进行TFT补偿的缺陷,内置锂电池设计实现断电依然可以进行TFT补偿,有效解决用户不观看时直接断电而带来的残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LED电视的关机补偿方法、OLED电视。
背景技术
目前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是一种不需要背光源的有机自发光电视,与LED电视相比,它具有超高的对比度、更广的可视角、高动态响应时间、极致的轻薄,也因此被称为第三代新型显示技术,当前已在电视及手机领域广泛运用。
由于OLED电视通过TFT(薄膜晶体管)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进行显示,长时间工作后,TFT特性会发生偏移,从而产生残影。业内OLED电视最有效的防止和消除残影的设计,就是待机后定时对电视通过补偿算法进行TFT补偿,但显然该设计受制于用户使用习惯——若用户不观看时直接断电,则电视无法进行TFT补偿。
当前防止和修复残影方法是通过在电视持续保持供电情况下,用户操作电视待机时,SOC系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屏幕保养以修复残影,若需要,则进入残影补偿算法进行补偿修复,完成后再进入待机状态。若达到了需要进行屏幕保养的使用时长条件,但由于用户拔电而无法完成待机屏幕保养时,电视则会在下一次用户开机时,弹出提示建议用户进行待机屏幕保养。
待机进行残影补偿的设计,受制于用户使用习惯。当前用户普遍使用习惯为不观看电视时直接断电处理,如此则电视系统无法进行残影补偿,长时间观看OLED电视会出现残影问题;如若当电视使用时长达到需要进行补偿修复的时长要求时,对用户进行提醒电视需要进行保养,则容易被用户忽略且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综上所述容易带来用户投诉等诸多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电视的关机补偿方法、OLED电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受制于用户使用习惯的内置锂电池的OLED电视TFT补偿设计,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用户不观看时直接断电而带来的电视长时间得不到保养补偿导致的残影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OLED电视,其中,包括:可与市电连接的电源板,以及分别与电源板连接的SOC系统板 、用于驱动OLED屏显示的逻辑板;
所述OLED电视还包括一用于OLED电视关机补偿供电的锂电池组供电模块;
所述锂电池组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与电源板连接,所述锂电池组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与SOC系统板连接,所述锂电池组供电模块第二输出端与逻辑板连接。
所述OLED电视,其中,所述锂电池组供电模块包括:用于提供电源及电源管理的锂电池组及管理模块,用于进行电压转换的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锂电池组及管理模块输入端连接到电源板其中一输出端;
所述锂电池组及管理模块另一端连接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端分两路分别连接至SOC系统板、逻辑板。
所述OLED电视,其中,所述锂电池组供电模块还包括:与电压转换模块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的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和第三二极管(VD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