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式控制新能源车辆减速器系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6845.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9 | 分类号: | B60W30/19;B60W10/06;B60W10/08;B60W10/10;B60W10/02;B60W30/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控制 新能源 车辆 减速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车辆领域的模式控制新能源车辆减速器系统的方法新能源车辆减速器系统模式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方法利用中央电子控制单元ECU预测即将行驶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行驶模式控制新型变速器系统。由于本发明优化了控制方式,精细化控制策略,并配合新设计的变速器系统,如采用行星齿轮组结合和齿轮传动系和多个液控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的特殊设计,减少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和提高了驾乘体验,并且减少部件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坏和寿命减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减速器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新闻报道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售如火如荼,但现有车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使用寿命,驾乘体验等。对于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系统而言,尤其是减速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驱动方式切换或者档位传动比切换时,由于发动机输出扭矩和液控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发电/电动机输出扭矩的波动变化,或者档位切换时不够平顺,出现扭矩和传递转速波动冲击,造成扭矩切换和转速过度不平滑,给驾驶员和乘客人员带来不舒服感觉,同时容易造成车辆部件损坏,寿命较短。本发明正是基于该问题而提出改进,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车的减速器动力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减速器系统,其具有动力系统和减速器特殊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稳定、且进行精细化的模式控制、能够有效解决运行模式切换和/或减速比切换时的冲击不平顺问题,减少不舒服感觉和避免部件损坏、寿命短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式控制新能源车辆减速器系统的方法,所述新能源车辆减速器系统包括:中央电子控制单元ECU、发电/电动机、液控离合器、减速器、发动机、检测传感单元、电储能装置;液控离合器,其用于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断开或结合发动机与发电/电动机,并且被设置成能够通过调节液控压力的大小来改变液控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传递值;
所述减速器,其设置于发电/电动机下游;所述减速器包括主动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输入轴离合器、从动输出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输出轴离合器、单向离合器、液压泵单元、行星齿圈、行星轮、行星架、太阳轮、环形轴承、行星架输出齿轮;所述发电/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输入轴的左端联接;所述主动输入轴的右端联接液压泵单元;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主动输入轴上且位于液压泵单元左侧,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主动输入轴上且位于第一齿轮的左侧;所述输入轴离合器位于第二齿轮的左侧,所述输入轴离合器的外圈离合部件与第二齿轮的齿圈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离合器的内圈离合部件与主动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离合器14的所述内、外圈离合部件可相互结合或分离的连接;所述第四齿轮固定设置在从动输出轴的左端上并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从动输出轴上并位于第四齿轮的右侧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行星齿圈固定连接,所述行星齿圈与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所述太阳轮固定在所述从动输出轴的最右端,所述输出轴离合器位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太阳轮之间位置,所述输出轴离合器的外圈离合部件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离合器的内圈离合部件与所述从动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离合器的所述内、外圈离合部件可相互结合或分离的连接;所述行星齿圈的外圆周通过所述环形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新能源车上;所述行星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行星架输出齿轮,所述行星架输出齿轮与车轮轴差速器齿轮啮合;所述行星架输出齿轮的动力通过车轮轴差速器齿轮、车轮轴差速器、车轮轴传递到车轮7;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第二齿轮的内齿毂固定连接,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与所述主动输入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