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磷吸附微球、吸附柱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7309.9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祝明;刘艳娟;刘大成;朱百泉;孟丽聪;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C02F1/28;C02F103/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水处理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除磷吸附微球,采用下述方法制成:步骤1,粉碎,将原材料粉碎至80~120目,所述原材料包括脱硫石膏、钢渣、膨润土、紫木节粘土和糯米粉;步骤2,称重混合,将粉碎后的所述原材料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所述混合物按照一定重量份数组成;步骤3,制粒,向混合物中加入水之后进行制粒,制成颗粒的尺寸为1~2mm;步骤4,干燥,将所述颗粒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的颗粒经灼烧最后得到除磷吸附微球。该除磷吸附微球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除磷吸附微球装填的吸附柱及该吸附柱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除磷吸附微球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磷吸附微球、吸附柱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天然水体的严重污染已经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其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富营养化和藻类繁生,其产生的原因实质是好氧有机物及氮、磷化合物的生态环境效应。这些污染物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热点及难点,是十分棘手的控制治理问题。
屠宰废水具有高COD、BOD5、氨氮和磷等,可生化性好等特点,就目前来看,国内对高浓度屠宰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生物处理方法,但主要的针对处理对象是COD、BOD5及一部分的氨氮,但是对磷的去除基本没有效果。
因此,研究高效节能、性价比高的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吸附材料将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手段,而吸附法是去除氨氮和总磷最有效且廉价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生物处理后的水中残余氮、磷,保障废水达标排放或达到回用标准。
国内较多研究用单一的矿物材料(如沸石)或工业废弃物(如煤渣)虽然可以有效地去除单一的污染物,但是很难同步去除氮磷,这主要归因于氨氮以阳离子形态存在,而磷酸盐主要以阴离子形态存在。还有少数研究者采用不同矿物材料磨细成一定粒度的粉末后,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盐改性以及有机改性实现氨氮和总磷的同步去除,在实际工程中会造成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实际工程中不可能直接采用粉末作为废水的吸附材料,流速过大会冲走吸附材料,造成吸附材料的损失及处理效果的下降,也为工程的实际运行维护管理造成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磷吸附微球,该除磷吸附微球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除磷吸附微球装填的吸附柱。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除磷吸附微球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除磷吸附微球装填的吸附柱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磷吸附微球,采用下述方法制成:
步骤1,粉碎,将原材料粉碎至80~120目,所述原材料包括脱硫石膏、钢渣、膨润土、紫木节粘土和糯米粉;
步骤2,称重混合,将粉碎后的所述原材料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所述混合物按照下述重量份数组成:脱硫石膏55~70份,钢渣15~25份,膨润土15~25份,紫木节黏土5~12份,糯米粉2~7份;
步骤3,制粒,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所述水的质量为所述混合物的1/3~1/2,之后进行制粒,制成颗粒的粒径为1~2mm;
步骤4,干燥,将所述颗粒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的颗粒在1050~1100摄氏度下进行灼烧,灼烧时间1~5小时,最后得到除磷吸附微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灼烧过程在马弗炉中进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过程为采用鼓风干燥机,在100~110摄氏度,干燥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7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高压电池系统的冷却管道
- 下一篇:用于自动引导车辆的悬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