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上下料式汽车轮毂打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7406.8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勋;王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聚能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4 | 分类号: | B24B5/44;B24B5/35;B24B41/06;B24B47/12;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自动上料结构 自动上下料 打磨设备 上料筒 轮毂 新能源汽车 汽车轮毂 下料结构 转动台 操作台 表面安装 电动推杆 电机驱动 人工上料 打磨片 上下料 下表面 滑块 内套 皮带 搬运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上下料式汽车轮毂打磨设备,解决了打磨设备不具备自动上下料的结构导致人工上料危险以及打磨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机下表面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打磨片,所述皮带内套装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一侧安装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下方安装有自动上料结构,所述自动上料结构一侧安装有旋转下料结构,将多个轮毂放置在上料筒内,随后通过自动上料结构能够将轮毂自动的放置在打磨结构上,当完成打磨后,通过旋转下料结构自动的将打磨后的轮毂搬运走,节省了人工上下料的成本以及增加了打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轮毂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上下料式汽车轮毂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汽车的轮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抛光的过程,例如公告号为CN 206998609U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打磨效果的汽车轮毂打磨设备,包括桌面、第一桌腿和第二桌腿,所述桌面的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使设备具有双重的打磨效果,然而此打磨设备不具备自动上下料的结构导致人工上料危险以及打磨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上下料式汽车轮毂打磨设备,解决了打磨设备不具备自动上下料的结构导致人工上料危险以及打磨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上下料式汽车轮毂打磨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表面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打磨片,所述操作台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皮带,所述皮带内套装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一侧安装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下方安装有自动上料结构,所述自动上料结构一侧安装有旋转下料结构。
优选的,所述自动上料结构包括一对开槽,一对所述开槽固定连接于转动台两侧,一对所述开槽内活动连接有一对螺纹杆,一对所述螺纹杆外套装有一对移动座,一对所述移动座上表面安装有一对安装板,一对所述安装板侧壁面安装有一对小型气缸,一对所述小型气缸驱动端上安装有一对弧形板,一对所述螺纹杆端头上安装有一对蜗杆,一对所述蜗杆端头上安装有一对从动齿轮,一对所述从动齿轮之间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侧壁面安装有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旋转下料结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于操作台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驱动轮,所述旋转电机一侧活动安装有转换架,所述转换架下表面安装有一对液压缸,所述转换架外套装有转动轮,一对所述液压缸驱动端上安装有一对电磁片。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下表面安装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台上表面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一对所述螺纹杆端头上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外套装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转换架下表面安装有加强筋。
有益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上下料式汽车轮毂打磨设备,解决了打磨设备不具备自动上下料的结构导致人工上料危险以及打磨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将多个轮毂放置在上料筒内,随后通过自动上料结构能够将轮毂自动的放置在打磨结构上,当完成打磨后,通过旋转下料结构自动的将打磨后的轮毂搬运走,节省了人工上下料的成本以及增加了打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聚能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聚能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7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长钢管内壁除锈装置
- 下一篇:扫光件及扫光件的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