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碇液压沉井纠偏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8140.9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水龙飞;于世高;江东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身 液压伸缩臂 水平传感器 纠偏系统 液压油泵 缆索 定滑轮 锚碇块 吊耳 沉井 锚碇 预埋 施工 沉井施工 节省资源 连接牢固 施工成本 稳定土层 液压油管 有效解决 传感线 偏位 下沉 穿过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锚碇液压沉井纠偏系统,包括井身,还包括锚碇块、缆索、液压伸缩臂、液压油泵、定滑轮、水平传感器和吊耳,所述井身一侧设置有锚碇块,井身端部预埋有两个定滑轮,井身端部内侧预埋有吊耳;所述锚碇块通过缆索与液压伸缩臂相连,液压伸缩臂另一侧缆索穿过井身端部两定滑轮与井身内侧吊耳连接牢固;所述液压伸缩臂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油泵连接;所述井身端部还设置有水平传感器,水平传感器通过传感线与液压油泵连接。本发明还公布了纠偏系统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在不稳定土层中沉井施工下沉阶段井身偏位倾斜、超沉等系列问题,进而提高施工质量,节省资源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碇液压沉井纠偏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施工,是在地面或地坑上先制作开口钢筋混凝土的筒身,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筒内分层挖土、运土,随着井内土面的逐渐降低,沉井筒身借助其自身重力,克服与土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不断下沉而就位的一种深基或地下工程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大型桥墩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设备基础、人防掩蔽所、地下车道与车站水工基础施工维护等。
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地质差异较明显。沉井施工工艺的优点为:可在场地狭窄情况下施工较深的地下工程,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在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地区施工,且无需复杂机械设备。沉井施工工艺的缺点为:施工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在不稳定土层中沉井下沉阶段井身易发生倾斜、超沉等现象,纠偏难度大。由于沉井从开始下沉到封底完成之前,整个施工过程都处于运动的不稳定状态之中,而影响运动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既有沉井本身的体型尺寸、重量、构造特征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因素,还有施工作业的方法措施、施工程序、控制手段等,沉井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倾斜、超沉等现象,影响了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碇液压沉井纠偏系统及施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在不稳定土层中沉井施工下沉阶段井身偏位倾斜、超沉等列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锚碇液压沉井纠偏系统,包括井身,还包括锚碇块、缆索、液压伸缩臂、液压油泵、定滑轮、水平传感器和吊耳,所述的井身一侧设置有锚碇块,井身端部预埋有两个定滑轮,井身端部内侧预埋有吊耳;所述的锚碇块通过缆索与液压伸缩臂相连,液压伸缩臂另一侧缆索穿过井身端部两定滑轮与井身内侧吊耳连接牢固;所述的液压伸缩臂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油泵连接;所述的井身端部还设置有水平传感器,水平传感器通过传感线与液压油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锚碇块可设置在井身两侧。
一种锚碇液压沉井纠偏系统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井身制作前,先将缆索及端头锚固板在锚碇块区域内安放固定妥当,再浇筑锚碇块;
2)井身制作时,在井身端部预埋两个定滑轮,井身端部内侧预埋吊耳;
3)当沉井作业出现偏差倾斜时,首先将锚碇块侧缆索与液压伸缩臂一端连接牢固,使液压伸缩臂固定在锚碇块上部,液压伸缩臂另一侧缆索穿过井身端部两定滑轮与井身内侧吊耳连接牢固,使缆索处于紧绷状态;
4)启动液压油泵,使液压伸缩臂收缩工作,将井身向锚碇块一侧牵拉调整;
5)当位于井身端部的水平传感器传递井身已恢复水平信号时,液压油泵即停止工作,沉井纠偏作业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8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