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窄带可灵活配置的短波信道单元及多通道监测接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8213.4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柳星普;翟庆伟;贡彦飞;朱锐;于淦;程烨;孟更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0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通道监测 接收机 短波信道 宽带窄带 灵活配置 监控处理单元 接收处理单元 模式选择电路 通用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电路 电磁兼容性 第一开关 多路采样 分路模块 技术实现 信号监测 窄带 电路 参考 监测 联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窄带可灵活配置的短波信道单元及多通道监测接收机。短波信道单元包括模式选择电路、第一开关、窄带信号处理电路、第二开关、通用信号处理电路。多通道监测接收机,包括天共器、第一至第N短波信道单元、参考分路模块、多路采样模块、接收处理单元和监控处理单元。本发明采用多体制信号监测技术、宽带窄带联合监测技术、多通道监测技术实现了一种宽带窄带灵活配置的接收机。它具有设备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宽带窄带可灵活配置的短波信道单元及多通道监测接收机。
背景技术
在频谱监测领域,目前的短波监测通常是采用宽带接收机或窄带接收机,对短波通信信号进行无线电监测、频谱管理;采用宽带接收机对跳频信号进行无线电监测。在需要宽带和窄带同时监测时需要多台设备共同完成,设备之间连线复杂,操作流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带窄带可灵活配置的短波信道单元及多通道监测接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一:
一种宽带窄带可灵活配置的短波信道单元,包括模式选择电路、第一开关、窄带信号处理电路、第二开关、通用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开关一端接模式选择电路,其另一端一路经窄带信号处理电路接第二开关,另一路直接连接第二开关;第二开关另一端接通用信号处理电路;窄带信号处理电路由依次级联的第一滤波器、混频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滤波器、第一数控衰减器、第三放大器组成;通用信号处理电路由级联的第二数控衰减器、第四放大器组成。
进一步,模式选择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四数控衰减器和第五放大器;第四数控衰减器和第五放大器并联在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之间。
进一步,开关滤波器组由并联在第五开关、第六开关之间的七个滤波器组成;;输入信号频率为1MHz-30MHz,七个滤波器的通带频率范围分别为:1MHz-6MHz、4MHz-8MHz、6MHz-10MHz、8MHz-13MHz、11MHz-16MHz、14MHz-21MHz、19MHz-30MHz。
进一步,第一至第六开关结构相同,均由三极管和继电器组成,其中,三极管为继电器的吸合线圈提供驱动电流。
技术方案二:
一种应用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宽带窄带可灵活配置的短波信道单元的多通道监测接收机,包括天共器、第一至第N短波信道单元、参考分路模块、多路采样模块、接收处理单元和监控处理单元,N为正整数;第一至第N短波信道单元并联在天共器和多路采样模块之间;参考分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至第N短波信道单元和多路采样模块之间的相应输入端;接收处理单元分别和多路采样模块、监控处理单元双向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多体制信号监测技术、宽带窄带联合监测技术、多通道监测技术实现了一种宽带窄带灵活配置的接收机。
2、本发明具有设备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
3、本发明采用多通道、宽带窄带灵活配置、宽带监测引导窄带监测技术,实现了频谱的宽带监测、窄带监测和分析解调相结合的方式。
4、本发明中采用了基于FPGA和多核DSP相结合的硬件处理平台。充分发挥了FPGA并行、流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实现对多路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而DSP发挥了其易于实现复杂算法的优势,并且应用DMA数据传输和软件流水等技术提高处理速度。
5、本发明多通道可独立工作,支持多用户、多任务的工作模式,可同时完成对多路信号的监测、控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8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通道同频干扰识别与抵消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