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监测独居老人室内活动异常的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18713.8 申请日: 2019-03-21
公开(公告)号: CN110246301A 公开(公告)日: 2019-09-17
发明(设计)人: 倪志斌;安勇;马定宇;牟荣增 申请(专利权)人: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
主分类号: G08B21/04 分类号: G08B21/04
代理公司: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代理人: 刘广达
地址: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嵌入式网关 双鉴探测器 室内活动 云服务器 无线传感网络 发送 无线传感网 云端服务器 报警功能 报警消息 报警信号 活动信息 判断结果 数据判断 综合效率 互联网 美观度 智能化 监测 便携 手机 推送 采集 统一
【说明书】:

一种用于监测独居老人室内活动异常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双鉴探测器,用于采集老人的活动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嵌入式网关;至少一个嵌入式网关,用于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接收所述双鉴探测器发送的所述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将所述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至少一个云服务器,用于接收嵌入式网关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判断老人活动是否异常,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嵌入式网关综合效率更高;无线传感网方式有利于设备布点,打破布点位置的局限性,提高美观度;与最新的互联网科技结合,不仅具有Web页面报警功能,还具有云端服务器向手机APP推送报警消息的功能,智能化、便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养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独居老人室内活动异常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渐加剧,随之也产生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说,如何更合理、有效、便捷地解决养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是家庭和个人所要面对的一项长期的、重大的考验。

随着我们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特别是年轻人的流动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单身独居老人”出现,孤居老人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据区民政局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没有子女。以上海市为例,2009年底共有空巢老人92.21万人,约占户籍人口老年人总数的29.2%,其中独居老人18.87万。而徐汇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有21.61万,8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有4.08万,其中纯老家庭33960户,单身独居老人11166人。

在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听说过这样的案例:独居老人在室内发生意外损伤,在长时间无人问询后,造成更严重的伤亡后果。我国具有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因此,对孤居老人的健康和安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常我们的父母以及其他的老人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和习惯,所以不愿离开生活多年的住所和环境,而儿女们也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不可能天天去照看老人。而孤居老人因为年龄原因,生理机能、记忆力和智力均存在衰退,一旦遇到疾病或摔倒等意外,往往因无人知晓、自己难以自救而导致灾难性后果。

所以,提供一种设备或系统,其能够监测独居老人在室内活动的异常情况,成为了一种新的需求。同时,伴随着不断涌现的商业化养老服务,比如养老地产、养老公寓、养老机构,该需求也越加被重视。

专利《一种基于双鉴的摔倒事件检测系统》,在功能上力求解决老人摔倒时的报警,但无法解决老人在活动异常时报警,比如:老人突发某种疾病,卧床不起,这时通过摔倒报警不能达到报警目的。再者,专利中提到设备为“双鉴红外/微波探测器”,单从原理来说,该设备不具备直接检测摔倒的能力;那么结合文中提到的逻辑方法而言,从实践及分析的结果来看,并不能完备的检测摔倒。例如,从文中描述内容来说,如何判断以下情况:人瞬间晕倒,此时高位、低位探测器同时检测到人体运动,人晕倒后倒地不动,高位、低位探测器都检测不到人体运动,此时如何判断?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2819658A公开了一种孤居老人睡眠和如厕监测分析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信号探测:在厕所抽水马桶上方、卧室的床头上方以及门上,在合适的高度和角度,固定设置若干探测器采集信号;信号转换:将上述探测器产生的探测信号汇聚、转换,并接入、传输到计算机上,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信号处理: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和处理;信号监控: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发送到设定的监护中心平台上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救护处理;该发明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独居老人生活问题,对可能的健康和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护和积极干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未经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8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