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掺杂量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介电性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9153.8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用军;龙妍彤;李凌飞;闫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20 | 分类号: | C08L23/20;C08K5/09;C08J5/18;B29C55/16;B29L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氟化 改性 丁烯 膜介电 性能 制备 方法 | ||
低掺杂量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介电性能的制备方法,涉及聚烯烃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PB‑1薄膜介电常数不高、改性后介电损耗增大的问题。方法:一、将含氟化合物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得到含氟化合物的有机溶液;二、再与聚丁烯‑1混合后得到混合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经切粒机造粒,得到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颗粒;三、将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颗粒装入模具中,在热压机中热压,得到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片材;四、将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片材进行拉伸,冷却到室温,得到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本发明可获得低掺杂量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介电性能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掺杂量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介电性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各业中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朝着微型化、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对电子材料的介电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介质材料的研究热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研发具有高介电强度、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新材料;二是研究新工艺、新模型。纯聚合物的介电常数较低(一般10),陶瓷材料介电常数高,但加工温度也高,机械性能差。
高介电常数薄膜被广泛研究,使用高介电常数薄膜作为薄膜电容器的电介质,可使薄膜电容器的比电容增加两到三个数量级而使其能量密度大大提高,且在高介电常数的同时保证低介电损耗还可以延长薄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聚丁烯-1(简称PB-1)作为一种典型的半结晶性聚合物,其耐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等良好。此外,PB-1具有低蠕动性和高刺穿性,这些优点使其可以用于薄膜领域,但是目前PB-1膜在电容器膜领域的应用还未得到开发。
此外,目前聚丁烯-1薄膜还存在介电常数不高,改性后介电损耗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聚丁烯-1膜介电常数不高、改性后介电损耗增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低掺杂量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介电性能的制备方法。
低掺杂量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介电性能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含氟化合物预处理:将含氟化合物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在50Hz~90Hz的频率条件下超声10min~20min,得到含氟化合物的有机溶液;
二、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颗粒的制备:将含氟化合物的有机溶液与聚丁烯-1混合后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共混温度180℃~210℃、转速10r/min~15r/min的条件下将混合料挤出,经切粒机造粒,得到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颗粒;
三、热压成片:将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颗粒装入模具中,将模具放入热压机中,在170℃~1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热压,得到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片材;
四、拉伸成膜及冷却定型:利用聚烯烃同步双向拉伸设备,在拉伸温度120℃~124℃、拉伸速度35mm/min~55mm/min和拉伸倍率20~30的条件下,将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片材进行横纵同步拉伸,且在拉伸的状态下,将拉伸后的含氟化合物/聚丁烯-1片材由拉伸温度冷却到室温,得到含氟化合物改性聚丁烯-1膜;
步骤一中所述的含氟化合物的有机溶液中含氟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1g/mL~0.08
g/mL;
步骤二中所述的混合料中含氟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05%~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9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