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9691.7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斌;刘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向玉芳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配体金 纳米 粒子 水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巯基小分子化合物A水溶液加入到溶剂中,在油浴和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氯金酸水溶液,搅拌反应,冷却后进行透析,得到单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将单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加入到巯基小分子化合物B水溶液中,搅拌反应后进行透析,得到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本发明合成方法工艺简单,耗能低,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合成的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比单配体的产生单线态氧速率至少提高了87%以上,体外癌细胞模型中表明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在光照条件下比单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更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光学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增加,开发有效的癌症诊疗试剂非常迫切。在化疗过程中,通常化疗药物对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和较大程度的耐药性,其疗效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肿瘤复发和转移较为常见。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的治疗方法被广泛提出,其中光动力治疗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癌症治疗手段。由光敏剂在氧和光同时存在条件下产生一种具有高活性的单线态氧物质,促使癌细胞内蛋白质和DNA等结构破坏进而引发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在暗光条件下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光动力疗法具有无耐药性,较小的副作用和边缘组织损伤小等特征,这种方法是一种极具潜力肿瘤治疗手段在逐渐被推广。
目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单线态氧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有机小分子光敏剂产生,但是,传统有机小分子光敏剂具有合成工艺复杂、水溶性差、选择性低、皮肤毒性大、易被酶降解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其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纳米尺度的光学材料如金属纳米粒子和半导体量子点等相继被报道具有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其中超小发光金纳米粒子(AuNPs)具有合成简单、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高、肿瘤靶向效率高及稳定性好等优势在临床光动力治疗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对于超小发光AuNPs,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产生单线态氧的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治疗中光动力治疗的需求。因此,开发和设计具有高效产生单线态氧性能的AuNPs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AuNPs产生单线态氧的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操作、提升效果显著的方法。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的应用。
该方法制备双配体表面功能化的AuNPs可以在光照条件下高效地产生高活性的单线态氧,作用于癌细胞后导致癌细胞死亡。因此,本发明制备的双配体AuNPs在临床肿瘤治疗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合成反应式如下所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巯基小分子化合物A加入到水中,配置得到巯基小分子化合物A水溶液;
(2)将巯基小分子化合物A水溶液加入到溶剂中,在油浴和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氯金酸水溶液,继续搅拌进行反应,当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强不再增加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放入透析袋内,在水中透析,透析结束后,得到单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单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加入到巯基小分子化合物B水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放入透析袋内,在水中透析,透析结束后,得到双配体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优选的,步骤(1)所述巯基小分子化合物A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mol/L~0.20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9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