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NA分子螺旋除法器的构建方法及DNA分子螺旋除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0120.5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2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华;石晓龙;强小利;邵泽辉;寇铮;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7/52 | 分类号: | G06F7/52;G06N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君;裘晖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na 分子 螺旋 法器 构建 方法 | ||
1.一种DNA分子螺旋除法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DNA分子的Sub-Tile结构,合成具有特异性黏性末端的6-arm tile;其中,所述具有特异性黏性末端的6-arm tile包括除数被除数数据粒子、除法算子以及检测输出粒子;
除数被除数数据粒子自组装形成除数被除数的三维螺旋结构,并输入各种除法算子完成除法运算;
当除法运算完成后,通过检测输出粒子检测余数,标记出计算结果是设定余数的除法器,形成DNA分子螺旋除法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数被除数数据粒子具有6个黏贴末端,其中标记“e”的黏贴末端为边界末端,其为双链互补结构;标记“S(n+1)”和“S(n)’”的黏贴末端为连接末端,表示这是第n位的数据粒子,其负责连接上一个数据位和下一个数据位;标记“1/0”的黏贴末端为被除数第n位的数值,根据系统输入设定为1或0;标记“(1/0)*”的黏贴末端为除数的对应位的数值,根据系统输入设定为1或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法算子为一个四输入四输出算子,输入输出满足如下逻辑关系:
其中,Bi和P是输入的复制传递,用于将除数信息传到下一步计算过程中;除法算子的输入有四个二进制位;在除法运算过程中,除法算子根据输入数值的不同,不同种类的除法算子黏贴到除法器上,完成除法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输出粒子包括两个边界设计“e”,链接端设计“c”和“x”,顶部的“0”或“1”是对除法运算完成后余数的逐位检测,设定余数为“0”或“1”,当所有检测输出粒子检测余数都是设定余数,则最后一个“OK”检测粒子黏贴到三维螺旋结构中,结束整个运算和检测标记过程;若检测输出粒子检测余数不是设定余数,则“NO”检测粒子黏贴到三维螺旋结构中,结束整个运算和检测标记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输出粒子标记的方式为通过纳米金-巯基化寡核苷酸、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和荧光基团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数被除数数据粒子自组装形成除数被除数的三维螺旋结构,具体为:通过除数被除数粒子的黏贴反应,形成除数被除数的三维螺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数和被除数可设定为非确定的形式;
当被除数已知,除数未知时,引入非确定性除数产生机制,通过设计除数的第n位数据粒子携带的数值信息有两种:1和0,在除数产生的过程中,第n位为1或0,且探针机的数据粒子是独立的,通过调节第n位为1或0的数据粒子的浓度来控制除数的第n位为1或0的概率;
当除数已知,被除数未知时,引入非确定性被除数产生机制,通过设计被除数的第n位数据粒子携带的数值信息有两种:1和0,在被除数产生的过程中,第n位为1或0,且探针机的数据粒子是独立的,通过调节第n位为1或0的数据粒子的浓度来控制除数的第n位为1或0的概率。
8.一种DNA分子螺旋除法器,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构建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1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加载和多存储向量指令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乘法器的运算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