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0249.6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宾;林进城;丘兴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森林(厦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 ||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箱(10)以及与所述下水箱(10)联通的过滤腔体(20);所述下水箱(10)用于对气体进行一次过滤,所述过滤腔体(20)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二次过滤;所述过滤腔体(20)包括设置于风道中的送风组件、空气滤芯(21)以及紫外灯管(18/19);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紫外灯管用于照射所述空气滤芯(21);所述空气滤芯(21)为通过空气净化用除甲醛多孔弹性体制备而成;所述空气净化用除甲醛多孔弹性体包括碳纳米管簇以及分散于所述碳纳米管簇内的二氧化钛粉末,该碳纳米管簇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所述碳纳米管的端部包括多个缺陷,所述多个缺陷中的碳原子被氧化形成多个交联的羟基和羰基,部分二氧化钛粉末填充于所述缺陷中;所述羰基和羟基官能团占总质量的8~12%,且所述二氧化钛粉末占总质量的2~5%;
所述空气滤芯(21)与所述过滤腔体(20)的高度方向形成35°~45°夹角;
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4)、第一叶片(16)以及第二叶片(15);所述第一叶片(16)以及所述第二叶片(15)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14)连接;所述第一叶片(16)伸入所述下水箱(10)中,用于使水箱中的水均匀混合;所述第二叶片(15)置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箱(10)包括进气管道(11)、设置于所述下水箱(10)底部的海绵隔层(12);所述进气管道(11)的进气孔与外界联通;所述海绵隔层(12)将所述下水箱(10)分割为两部分,所述进气管道(11)的出气孔(112)设置于所述海绵隔层(12)的下部,从而使从所述出气孔(112)排出大气泡通过所述海绵隔层(12)分割成小气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112)沿所述进气管道(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从所述下水箱(10)两边到所述下水箱(10)中部的方向,所述出气孔(112)的直径依次递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管(18/19)分别设置于所述空气滤芯(21)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6)以及所述第二叶片(15)的排布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箱(10)的底部进一步包括排污口(13);所述驱动电机(1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叶片(16)以及所述第二叶片(15)正转以进行空气净化;所述所述驱动电机(1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叶片(16)以及所述第二叶片(15)反转以从所述排污口(13)进行排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森林(厦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森林(厦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2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新风单元式空调机
- 下一篇:一种间接式空气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