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Q355B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0423.7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2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潘中德;吴俊平;胡其龙;高飞;洪君;李睿鑫;杜方海;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1D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艾中兰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q355b 结构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成本Q355B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Q355B结构钢板在原Q345B基础上,通过提高不增加成本的C元素含量、降低Mn合金含量,简化合金元素,保证各项性能的同时,通过成分设计的合金降本,吨钢降本30元/吨左右,可实现Q355B钢板低成本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一种钢板的生产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低成本Q355B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Q355B低合金钢板属GB/T1591-2018标准产品,该标准于2019年2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之前GB/T1591-2008版次,同时Q355B牌号取代原有Q345B牌号,该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冷变形能力,较好的塑性与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焊接结构件和机械构件中,几乎占据低合金钢板产量的60%以上。国内中厚板行业大量产能闲置,供大于求的矛盾尤为突出,为应对当前严峻市场形势,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急需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工艺开发。
GB/T1591-2008标准Q345B牌号,主要成分要求:C≤0.20%,Mn≤1.70%,Si≤0.50%,GB/T1591-2018标准Q355B牌号,主要成分要求:C≤0.24%,Mn≤1.60%,Si≤0.55%。目前在中厚板产品方面,已有低成本Q345B生产的成分设计,如:
申请号2012000586741.3,公布号CN103205637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成本Q345A/B/C低合金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发明主要为C-Si-Mn-Ti设计,其中C:0.13~0.18%,Mn:0.90~1.10%,Ti:0.010~0.030,通过降低Mn含量、添加Ti含量来保证钢板强度,起到了降低合金成本的目的,厚度16-100mm。
申请号2015000610499.2,公布号CN105200317公开了“控轧含Ti型345Mpa级别低合金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发明在成分设计上采取C-Mn-Ti的设计思路,其中C:0.14~0.17%,Mn:0.40~0.70%,Ti:0.060~0.080%,取消Nb合金以及降低Mn合金,成本低廉,钢板厚度8-40mm,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
申请号201510960333.3,公布号CN105506453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成本S355JR/J0低合金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发明主要为C-Si-Mn-Ti-Cr设计,其中C:0.15~0.18%,Mn:0.50~0.80%、Ti:0.035~0.055%、Cr:0.31~0.39,钢板厚度16-100mm。该组分添加了Ti、Cr合金,成本高。
由于GB/T1591-2008标准Q345B的C元素上限为0.20%,以上发明C元素含量均要低于0.20%,且为保证钢板力学性能,需加入较多的Mn合金含量,或添加微合金元素;而GB/T1591-2018标准Q355B的C元素上限为0.24%,则可以在原Q345B基础上,通过提高C元素含量、降低Mn合金含量,不添加Nb、Ti微合金元素和其它合金元素,保证各项性能的同时,通过成分设计降本,可实现Q355B钢板低成本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Q355B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保证Q355B结构钢板各项性能的同时,通过成分设计降本,实现Q355B钢板低成本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低成本Q355B结构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20-0.24%,Mn 0.70-0.90%,Si 0.20-0.40%,P≤0.025%,S≤0.015%,其余部分为Fe和杂质。
低成本Q355B结构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炼钢工序:采用转炉脱磷钢水P≤0.025%,LF脱硫钢水S≤0.015%,连铸生产制备得到铸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