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0541.8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海;刘学伟;周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1/28;G01N1/44;G01N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尘灰 游离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检测精度低、检测时间长、检测繁琐、检测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离试样中游离碳;2)收集试样中游离碳;3)检测基准碳酸钙中二氧化碳的总强度;4)检测试样中二氧化碳的总强度;5)计算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的质量百分含量。本发明方法实现了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准确测定,检测精度高,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可操作性强,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除尘灰组分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炉炼铁工艺技术不断进步,特别在高炉喷吹煤粉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焦炭消耗量,还可提高高炉风,加大冶炼强度,提高生铁产量水平。
高炉除尘灰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氧化铁粉20~40%、焦粉和煤粉10~30%,并含有少量铝、钙、镁、铅、锌、钾、钠等元素。评价高炉喷煤和高炉焦炭使用效率,确定高炉经济运行情况,可通过检测高炉除尘灰的未燃烧的煤和焦含量来反映。目前,对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煤、焦含量的检测技术,操作繁琐,检测数据准确度差。
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可以反应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烧的煤和焦的含量,因此可以通过检测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来评价高炉经济运行情况。
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检测方法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方法,虽然有碳含量检测分析方法如:气体容量法、红外吸收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是测定样品中全碳含量检测技术,它无法真确反馈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烧的煤和焦含量,给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经济运行评价控提供错误信息,可能会给冶金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申请公布号为CN1182258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高炉炉尘中未燃煤粉含量检测分析方法,公开了一种高炉炉尘中未燃煤粉含量检测分析技术,主要是根据岩矿相分析中数点法确定未燃煤粉在全碳的比列,再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出高炉炉尘中未燃煤粉含量。该方法主要问题是操作复杂,经验性强,需要通过不同修正系数加以计算,检测数据准确性差。
专利公布号为CN102798644A的中国专利申请碳化钒中游离碳的分离及检测方法,公开了一种碳化钒中游离碳的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硝酸处理样品,将游离碳与样品本身分离后测定其游离碳含量。该方法主要应用碳化钒中游离碳分离和检测,无法应用到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检测,主要存在问题是硝酸无法准确将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分离出,同时硝酸会与游离碳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游离碳有部分损失,检测结果偏差大。
专利公布号为CN103278505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基于多特征分析的高炉除尘灰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高炉除尘灰成分分类,从而自动分析出除尘灰的组成成分,该方法主要通过图像处理,判断高炉除尘灰的中玻璃质、铁质、微变煤粉,为高炉除尘灰的分类提高自动化程度,而无法准确测量高炉灰中游离碳含量。
现有技术已公开的有关含铁尘泥中游离碳含量检测方法,操作复杂,可操作性差,影响因素多,测定精度和准确度均较低,不能满足炼铁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快速准确测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检测精度低、检测时间长、检测繁琐、检测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除尘灰中游离碳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沟槽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子合同管理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