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疏相机阵列瞬时三维成像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0714.6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卜弘毅;王薇;顾耕;许琦;张宁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超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43 | 分类号: | H04N13/243;H04N13/275;G06T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阵列 稀疏 成像单元 标定 三维成像 瞬时成像 标定板 内参 标定板图像 编码识别 标定装置 三维模型 位置不变 移动困难 重叠视场 靶标 拼合 相机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稀疏相机阵列瞬时三维成像的方法及其装置,对单个成像单元,逐一进行标定,获取单个成像单元中相机的内参及外参;保持各成像单元位置不变,将标定板放置在相邻两个成像单元重叠视场的中心,获取标定板图像;识别标定板上的编码靶标,通过同名点逐一拼合相邻的成像单元,并得到新的外参,直至得到全部稀疏相机阵列的外参;通过稀疏相机阵列对目标瞬时成像,将以上标定得到稀疏相机阵列的内参和外参导入,计算得到目标的三维模型。通过稀疏相机阵列取代密集相机阵列,解决密集相机阵列成本高昂、移动困难的缺点,保持其瞬时成像的优势。通过稀疏相机阵列标定方法,解决旋转标定装置体积庞大,不便携带,大角度时编码识别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维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疏相机阵列瞬时三维成像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三维数字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在动画、游戏、虚拟现实、3D打印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人工建模存在工作量大,建模不准确等缺陷,因此采用三维成像设备获取三维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三维成像设备主要有激光三维扫描仪,相机阵列等。激光三维扫描仪测量视场较小,需要对物体进行分区域测量,通过特征点拼接成像,是利用扫描的过程来实现三维成像,因而需要较长的成像时间。相机阵列一般是瞬间同步成像,通过计算形成三维模型,因此在某些需要抓拍的场合,例如拍摄人物表情或动作时,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例如专利CN203708345U,公开了一种基于相机阵列的瞬时三维照相系统,相机摆布较为密集,一般拍摄分8~16个角度,从360度环绕拍摄,每个角度至少需要2台以上的相机,相机之间具有较多的重叠视场,从而可以通过SIFT变换找到较多的同名点,通过SFM(从运动中恢复)方法直接实现相机阵列的三维成像。这样的系统能实现瞬间成像和良好的成像效果,但需要较多数量的相机,主要问题在于成本较高,设备移动较为困难。如果减少该种相机阵列的成像角度和相机数量,即稀疏相机阵列,则通常无法找到特征点,进而导致直接采用SFM方法建模失败。
专利CN105427302A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稀疏相机采集阵列的三维采集及重建系统,可采用较少的相机(不超过8台),但是需要相机阵列移动,逐次成像,从而丢失了瞬时性。
专利CN106910243A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台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与三维建模的方法及装置,相机阵列通过转盘及转盘上放置的标定棋盘格进行标定,并对放置在转盘上的物体进行数据采集和三维建模,适合于拍摄静物。
专利CN104299261A人体三维成像的方法及系统,提供了一种多控制基站同时标定的方法,采用空间编码图案投影成像,其标定方法采用设有编码靶标的标定板,该标定板具有旋转功能,通过多次旋转标定板,实际达到了加密控制基站的目的并完成标定,该方法主要问题在于标定板呈圆柱体或多面体形状,体积较大,不利于携带,在观察角度较大时容易造成靶标识别错误。
专利CN107133987A,公开了一种无重叠视场的相机阵列优化标定方法,是将各相机采集的图像视为拍摄时刻的独立相机,混合多组不同时刻的拍摄数据进行标定,其本质上与专利CN104299261A的旋转标定板的方法有一定的相似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稀疏相机阵列瞬时三维成像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对单个成像单元,逐一进行标定,获取单个成像单元中相机的内参及外参;
步骤B:保持各成像单元位置不变,将标定板放置在相邻两个成像单元重叠视场的中心,获取标定板图像;
步骤C:识别标定板上的编码靶标,通过同名点逐一拼合相邻的成像单元,并得到新的外参,直至得到全部稀疏相机阵列的外参;
步骤D:通过稀疏相机阵列对目标瞬时成像,将以上标定得到稀疏相机阵列的内参和外参导入,计算得到目标的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超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嘉兴超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图像的视觉风格化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光深度相机自校正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