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雾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2280.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8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李力群;管利军;陈晨;常正兴;宁小平;田野;纪旭东;王胜利;郭春生;郝捷;叶亚军;田数;赵赛月;温源;张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苁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1/04 | 分类号: | A24D1/04;A24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赵德丰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 装置 | ||
1.气雾发生装置,包括:产生可吸入气雾的气雾发生基质,与所述气雾发生基质连接的滤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嘴包括填充过滤介质的第一吸附单元及具有气雾通道及气雾碰撞壁的第二吸附单元,所述第一吸附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吸附单元的气雾出口端;其中,气雾沿气雾通道流动并碰撞于至少部分气雾碰撞壁后具有沿第二吸附单元周向的流动趋势;所述第二吸附单元包括:气雾冷却混合通道;设置于所述气雾冷却混合通道的入口端的均流结构;气雾沉积区域设置于所述气雾冷却混合通道的出口端;沿气雾冷却混合通道的径向连通气雾冷却混合通道的内部与外部的至少一稀释空气入口;
所述第二吸附单元还包括外壳,所述气雾碰撞壁形成于外壳的内侧;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芯体,所述芯体形成有若干气雾通道,所述芯体表面形成有与气雾通道连通的若干沟槽;所述气雾经均流结构流经气雾冷却混合通道再流经气雾通道后进入所述沟槽并碰撞气雾碰撞壁在气雾沉积区域发生沉积后进入第一吸附单元;
所述沟槽内形成有导流凸起,所述导流凸起位于所述气雾通道的出口靠近第一吸附单元的一侧;
所述导流凸起的顶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气雾碰撞壁阻挡于气雾流出所述气雾通道后的流动路径上,气雾碰撞所述至少部分气雾碰撞壁后沿气雾碰撞壁的两侧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气雾碰撞壁阻挡于气雾流出所述气雾通道后的流动路径上,气雾碰撞所述至少部分气雾碰撞壁后沿气雾碰撞壁的一侧流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沟槽之间由间隔筋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及间隔筋的布 置满足至少部分气雾在与气雾碰撞壁发生碰撞之后碰撞所述间隔筋的侧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为下列之一或结合:沿芯体轴向延伸、沿芯体周向延伸及沿以芯体中心为轴的螺旋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包括上部、下部和环部;下部为气雾出口端,芯体的表面形成有贯通上部表面和至少部分下部表面的槽;所述环部的内壁与所述上部的外壁形成配合并封闭所述槽贯通上部表面的部分,以形成气雾通道;间隔筋设置于所述下部的表面并抵接所述环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气雾发生基质与滤嘴的外包层,所述外壳至少形成气雾碰撞壁的部分透明或基本透明;所述外包层具有位于所述气雾碰撞壁外部的可视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苁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苁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22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