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2500.2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大关哲史;永井淑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1P7/14 | 分类号: | F01P7/14;F01P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谭祐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空调 连通口 连通 断开模式 切换模式 流出口 通水 转子 体内 控制阀 散热器 面积变化 散热器流 遮断 移动 出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阀。转子构成为,能够向加热器通水模式、加热器断开模式和切换模式移动;在所述加热器通水模式中,空调流出口与壳体内经由空调连通口连通;在所述加热器断开模式中,经由空调连通口的空调流出口与壳体内的连通被遮断;在所述切换模式中,在转子在加热器通水模式与加热器断开模式之间转移的过程中,空调流出口的与空调连通口的连通面积变化;在切换模式中,散热器流出口与壳体内经由散热器连通口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阀。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冷却水将发动机冷却的冷却系统。在这种冷却系统中,有与在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循环的散热器流路另外地设置有使冷却水在与各种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的多个热交换流路的情况。
在这样的冷却系统中,在向各流路(散热器流路或热交换流路等)的分支部,设置有控制冷却水向各流路的流通的控制阀。作为对控制阀进行控制而向各流路分配冷却水的方法,已知有例如在日本特开2016-156340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技术当从加热器断开模式切换为加热器通水模式时,在冷却水的水温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冷却水的沸腾而需要在等待直到冷却水的水温成为规定值以下之后切换模式。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技术中,为了从加热器断开模式向加热器通水模式切换而花费时间。加热器断开模式是不使冷却水流到设置有空调用的加热器的空调流路中的模式(不向加热器通水的模式)。加热器通水模式是使冷却水流到空调流路中而向加热器通水的模式。
因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技术中,在冷却水的水温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即使利用者进行要求制暖的操作,到由加热器实际开始制暖也花费时间。
有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加热器断开模式和加热器通水模式的切换所花费的时间的控制阀。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1)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控制阀具备壳体和阀;所述壳体至少具有流体流入的流入口、使流体向空调装置的加热器芯流出的第1流出口、以及使流体向将流体冷却的第1热交换器流出的第2流出口;所述阀能够移动地被收容在前述壳体内,将经由前述第1流出口以及前述第2流出口的前述壳体的内外的连通及遮断切换;在前述阀,形成有能够与前述第1流出口连通的第1连通口以及能够与前述第2流出口连通的第2连通口;前述阀构成为,能够向第1位置、第2位置和第3位置移动;在所述第1位置,前述第1流出口与前述壳体内经由前述第1连通口连通;在所述第2位置,经由前述第1连通口的前述第1流出口与前述壳体内的连通被遮断;在所述第3位置,在前述阀在前述第1位置与前述第2位置之间转移的过程中,前述第1流出口的与前述第1连通口的连通面积变化;在前述第3位置,前述第2流出口与前述壳体内经由前述第2连通口连通。
根据上述(1)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3位置,第2流出口与壳体内经由第2连通口连通,所以当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转移时能够使流体流通到第1热交换器中。由此,在流体的温度比规定值高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流体过度成为高温(例如沸腾),迅速地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间转移。由此,能够缩短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切换所花费的时间。
(2)在上述(1)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前述壳体形成为筒状;前述阀形成为与前述壳体同轴地配置的筒状,并且构成为能够绕沿前述壳体的轴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前述阀在从前述第1位置向前述第2位置转移的过程中,当向旋转方向的一方旋转时经过前述第3位置,当向前述旋转方向的另一方旋转时经过第4位置,在所述第4位置,前述第1流出口的与前述第1连通口的连通面积变化;在前述第4位置,经由前述第2连通口的前述第2流出口与前述壳体内的连通被遮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2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