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壳菜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3091.8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美华;张保祥;刘健;卜庆伟;张凌晓;林琳;唐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11562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壳菜 灭杀 预处理设施 出水口段 输水通道 取水口 捕食 增设 滤食性鱼类 水源 管道内壁 化学药剂 竞争关系 物理隔离 沉降 幼虫 附着率 过滤网 砂滤池 水源地 防治 成体 附着 涂刷 分段 鱼类 截留 拦截 残留 水域 投放 覆盖 死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壳菜防治方法,采用多级分段防控法,包括水源段、取水口段、输水通道段和出水口段,包括以下处理方法:S1:水源段:投放滤食性鱼类或者以淡水壳菜为食的鱼类,建立捕食或竞争关系;S2:取水口段:增设过滤网或砂滤池等预处理设施,对一部分成体和幼虫进行拦截;S3:输水通道段:投加适量化学药剂,对管线沿途进行灭杀防控,同时在新设管道内壁涂刷特定材料,降低附着率;S4:出水口段:增设预处理设施,对上述区段死亡和残留的淡水壳菜进行截留。该淡水壳菜防治方法,从水源地到用水地,经过捕食竞争、附着沉降和化学灭杀等一系列措施,集原生控制、物理隔离和化学灭杀功能于一体,使防控网覆盖整个工程,适用多种水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壳菜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淡水壳菜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壳菜,又名沼蛤,双壳纲,贻贝科,淡水壳菜外形近似三角形,壳 质薄而坚硬,靠分泌的足丝附着在其他物体上,以纤毛运动摄取水中的浮游 生物和有机碎屑等为生,雌雄异体,少量为雌雄同体,体外受精,生长发育 经历幼虫、幼贝和成贝三个阶段,丰富的藻类和有机质等可为淡水壳菜提供 充足的食物保证,流速较缓且变化较小的水体可为淡水壳菜提供稳定的生存 环境,故淡水壳菜的生长分布与水体中藻类含量、叶绿素浓度、水流条件等 要素关系密切,淡水壳菜的群居特性,令其易在输水通道内壁、转折处等地 群聚簇生,严重影响供输水工程的正常运行,调水工程多为当地重要水源, 但淡水壳菜附着在调水工程的渠道、启闭闸门、泵站叶轮等关键位置上,不 仅影响工程运行效率,给工程安全带来隐患,而且也威胁水质安全,破坏入 侵地生态系统平衡。因此,预防调水工程中淡水壳菜的入侵,清除已入侵的 淡水壳菜,减少其对工程和设备的运行影响,对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和生态安 全尤为必要。
目前,针对淡水壳菜滋生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提出了多种清除甚至杀灭淡水壳菜的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可随输水通道沿途发挥作用,而生物方法因选用的生物对生存空间有特定要求,故一般适用于固定水域,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在杀灭效果、实用性和经济成本等方面各有利弊,综合来看,物理方法简单,但大范围应用的难度较高;化学方法效果明显,但添加剂副产物对水质安全存在潜在风险;生物方法遵循自然规律,既追求防治效果,又保护生态,但产生作用所需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壳菜防治方法,解决了目前的防治方法,无法彻底消除淡水壳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淡水壳菜防治方法,采用多级分段防控法,包括水源段、取水口段、输水通道段和出水口段,包括以下处理方法:
S1:水源段:投放滤食性鱼类或者以淡水壳菜为食的鱼类,如青鱼、三角鲂和鲤鱼,从而建立捕食或竞争关系,可进行混合投放青鱼、三角鲂和鲤鱼,投放比例可为二比三比五;
S2:取水口段:增设预处理设施,设置过滤网或者砂滤池等过滤设备,对一部分成体和幼虫进行拦截;
S3:输水通道段:采用化学药剂,对输水管线沿途已附着的淡水壳菜进行灭杀防控,同时对于新设通道,在管道内壁涂刷特定材料,降低淡水壳菜的附着率;
S4:出水口段:增设预处理设施,设置过滤网或者砂滤池等过滤设备,对上述区段死亡和残留的淡水壳菜进行截留,避免影响后期设备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水源段中投放青鱼、三角鲂和鲤鱼,投放之前对青鱼、三角鲂和鲤鱼进行训食,减小青鱼、三角鲂和鲤鱼对食物的选择性。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通道段中的化学药剂,可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所述输水通道段中的特定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3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