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3375.7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8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左严芬;许友好;白旭辉;张博函;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7/00 | 分类号: | C10G57/00;C07C4/06;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郑永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 催化裂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原料油注入催化裂化反应器底部与催化裂化催化剂接触并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和待生催化剂经出口区进入沉降器进行油气与待生催化剂分离;油气进入后续的分离系统,分离出含C5烯烃的馏分段和含C7烯烃的馏分段,精制后两者在烯烃叠合装置进行叠合反应,生成富有C12烯烃的叠合产物;将所得叠合产物分离出C12烯烃注入所述的催化裂化反应器和/或引入其它催化裂化装置中。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丙烯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丙烯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之一,其中催化裂化产能位居首位,占比在34%,蒸汽裂解占比27%,新兴工艺煤制烯烃产能占比23%,丙烷脱氢产能占比16%。借鉴常规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操作、设计经验,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催化裂化生产丙烯的工艺技术。
KBR与Mobil Technology公司共同开发了以重质油为原料生产丙烯的Maxofin技术。该技术采用双提升管反应器,第一根提升管中裂化常规的FCC原料,反应生成的石脑油进第二根提升管裂化增产丙烯,两个提升管共用一个沉降器和再生器。
UOP公司开发了以碳四以上低碳烯烃为原料生产丙烯的RxPro技术,该技术同样采用双提升管反应器结构,第一提升管反应器用于重质原料的裂化,第二提升管反应器用于回炼第一反应器生成的C5组分和石脑油,两个反应产物分别进入单独的分馏系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TMP技术。该技术以重质油为原料,利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分段反应、催化剂接力和大剂油比的工艺特点,针对不同性质的反应物料进行进料方式的优化组合,控制不同物料适宜的反应条件,以达到提高丙烯产率的目的。
现有双提升管技术都是将不同馏分段经分馏塔分离、换热冷却为液体后再返回反应器,不同馏分段先经分馏塔换热降温为液体,分离后直接或经适当重新预热后(仍然是液体)进第二反应系统进一步转化,经过先降温又升温的过程,增加了设备和能耗投入,使工艺技术的经济性大打折扣。同时,催化裂化生产的汽油含有相当含量的烯烃,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车用汽油中烯烃含量也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国六汽油标准要求烯烃含量不大于20%,这给传统的原油加工技术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获得更高的丙烯产率,可以将催化裂化单元产生的汽油馏分段的一部分,或者等价的来自精炼厂的诸如C6、C7和C8低聚物的进料,循环到额外的反应器,通常是副提升管。
CN103814002A公开了使用一种或多种烃低聚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使包含一种或多种C3-C5烃的进料低聚以产生流出物,和使用于低聚的流出物至少一部分再循环来多产丙烯。其在低聚反应区形成一种或多种C8+烃,例如C8、C9、C12、C16和C20烯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丙烯产率。发明人在实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C12烯烃裂化生成丙烯的选择性最高。本发明的重要性在于分离汽油烯烃产物进行选择性叠合,裂化获得了更高的丙烯收率,实现了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原料油注入催化裂化反应器底部与催化裂化催化剂接触并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和待生催化剂;
将所得待生催化剂引入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得到再生催化剂作为所述催化裂化催化剂返回催化裂化反应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3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千斤顶侧挂式静载试验主梁
- 下一篇:一种风机状态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