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型搭接式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4455.4 | 申请日: | 201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闵美瑛;奚红盛;郑中;管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复睿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光伏 边框单元 导轨机构 太阳能光伏组件 卡扣母件 搭接式 电池板 防水型 扣子 太阳能技术领域 边卡 节能环保 密封胶条 防尘 搭接处 上边框 下边框 右边框 中边框 左边框 搭接 生产成本 防水 申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型搭接式太阳能光伏组件,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和若干个太阳能光伏单元,若干个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逐一排列固定于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包括边框单元和电池板,所述电池板四边卡于边框单元内,所述边框单元上设有卡扣子件,所述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上设有卡扣母件,卡扣子件设于卡扣母件内,实现边框单元固定于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本申请中边框单元通过对左边框、右边框的特别设计和上边框、下边框搭接处设置密封胶条,使得搭接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不仅结构合理、安装便捷,而且能够防水、防尘、节能环保,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型搭接式太阳能光伏组件,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和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采和消耗,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更加普及到各个地方。现阶段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先在建筑屋顶上装上支架,然后将装有外边框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定到支架上来使用,根据建筑屋顶的面积大小在纵向、横向按一定的间距来逐一排列放置太阳能光伏组件,再分别将它们固定到支架上,一直安装所需要的太阳能光伏的数量为止。
但是随着太阳能在建筑中的使用日益增加,为了降低材料和安装成本,人们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建筑屋顶结合起来,形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即是将多块太阳能光伏组件拼接起来后在起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能源的同时还能够当作屋顶来使用,这就需要考虑到防水的问题,于是要用防水胶填充到每块太阳能光伏组件之间的下部间隙中塞入泡沫,然后再将防水胶填充在位于泡沫上方的间隙中,由于塞在间隙中的泡沫有高有低,填充防水胶时,稍高的地方胶水用量会少一些而导致密封不牢,导致防水效果下降;而稍低的地方胶水用量就比较多而造成防水胶不必要的浪费,大大增加了材料成本;而且相邻太阳能光伏组件之间塞的泡沫是没有其他结构来承托的,这样就存在泡沫从屋顶掉落的危险。
专利太阳能光伏组件搭接式拼接密封结构(CN205029618U)中通过设在相邻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对应边框型材外壁上的上搭接块和下搭接块相互错开来进行拼接的,在往横向和纵向逐一排放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过程中,相邻太阳能光伏组件上的上、下搭接块之间不要接触地错开对接在一起且在纵向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拼装完成后再在相邻两块太阳能光伏组件上搭接块上端的间隙之间用防水胶填充,将每块太阳能光伏组件密封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太阳能光伏组件搭建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达到发电、防水的效果。但由于防水胶自身流动性和粘稠性,防水胶的用量无法很好的控制,胶水用量少一些而导致密封不牢,导致防水效果下降;胶水用量多些而造成防水胶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搭接式太阳能光伏组件,不仅结构合理,安装便捷,能够防水、防尘、节能环保,而且降低材料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型搭接式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和若干个太阳能光伏单元,若干个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逐一排列固定于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包括边框单元和电池板,所述电池板四边卡于边框单元内,所述边框单元上设有卡扣子件,所述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上设有卡扣母件,卡扣子件设于卡扣母件内,实现边框单元固定于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
所述太阳能光伏导轨机构由多个平行设置的太阳能光伏导轨组成,所述太阳能光伏导轨上设有第一平台架和第二平台架,所述第一平台架和第二平台架上分别设有限位凸斜角和卡扣母件。
所述卡扣母件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弹性臂组成。
所述第一平台架与第二平台架设置在不同高度。
所述边框单元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四个边框内部分别开设角码容置腔和用于设置电池板的玻璃槽,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分别通过角码固定连接,所述角码分别设于对应的角码容置腔内,形成矩形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复睿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复睿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4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自动补光机构的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智能聚光太阳能电池单体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