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象诊断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中医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4829.2 | 申请日: | 201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圣美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B25J11/00;G16H40/67;G16H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天井山路3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象 诊断 装置 具有 中医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象诊断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中医机器人,该脉象诊断装置包括:脉象采集单元,其能够采集测量对象的脉象信号,并获取脉象数据;脉象数据接收处理单元,其能够接收所述脉象采集单元,并从所述脉象数据中提取用于中医诊断的脉象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脉象采集单元包括静施加压力测量模块和动脉压力测量模块;所述静施加压力测量模块以第一采样率对静施加压力进行测量,所述动脉压力测量模块以第二采样率对搏动的动脉压力进行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医诊断的机器人系统,特别是应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中医诊断机器人系统,属于医疗专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远程医疗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远距离的医疗对象提供医学检测、治疗、教育、信息服务的医疗活动,是现代医学与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结合产生的新型医疗模式。远程医学的发展、远程医疗技术的实现, 为中医诊断技术的远程化奠定了基础。
远程中医诊断技术是研究中医诊断技术在远程环境下的运用以及现代诊断技术与中医诊断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技术,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现代诊断技术相结合,实现中医诊断技术手段远程化的一门学科。近年来,远程中医诊断技术随着远程医疗技术、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逐步兴起。
但是,现有技术的中医远程诊断使用的脉象诊断装置对脉搏波使用恒定的采样率进行检测,要保证高精度检测就会导致非常巨大的数据量,由此会导致传输时间延长,影响了诊断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快捷且准确的中医诊断机器人系统,提高诊断效率,改善就医体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脉象诊断装置,包括:
脉象采集单元,其能够采集测量对象的脉象信号,并获取脉象数据;
脉象数据接收处理单元,其能够接收所述移动式脉象采集单元,并从所述脉象数据中提取用于中医诊断的脉象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脉象采集单元包括静施加压力测量模块和动脉压力测量模块;所述静施加压力测量模块以第一采样率对静施加压力进行测量,所述动脉压力测量模块以第二采样率对搏动的动脉压力进行测量。
优选地,所述脉象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其能够根据所述静施加压力测量模块所测量的结果确定所述静施加压力的变化率,并且根据所述静施加压力的变化率确定所述第二采样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静施加压力的变化率绝对值增大时,提高所述第二采样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静施加压力的变化率绝对值减小时,降低所述第二采样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确定所述静施加压力的变化率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当前时间和静施加压力测量结果;
步骤S2,提取当前时间之前的一特定长度的时间区间内的静施加压力测量结果;
步骤S3,对所述时间区间内的静施加压力测量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并将拟合得到的曲线从当前时间开始延伸该特定长度的时间;
步骤S4,根据当前时间之前的特定时间区间的静施加压力测量结果,以及当前直接之后的特定时间区间的曲线拟合数据,计算当前时间的静施加压力变化率。
优选地,所述脉象采集单元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脉象数据接收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之间能够建立有线或无线的数据连接,从而传递所述脉象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之间采用可变码率对所述脉象数据进行压缩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圣美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圣美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4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元活动检测方法及探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时监测阴茎勃起功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