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5034.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7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亮;罗杰元;杨振;晏铭泽;吴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3/06 | 分类号: | B24B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舒丽亚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缺陷 识别 系统 自动 砂轮 装置 | ||
1.一种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缺陷识别系统、多个砂轮修磨组、结构板、弹簧、支撑座和托辊,
所述缺陷识别控制系统布置于支撑座的最前端,其包括扫描相机、图像识别处理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通过扫描相机对板坯进行扫描处理,并经过图像识别处理模块定位板坯缺陷位置,从而通过输出控制模块控制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使得砂轮修磨组下压,实现对缺陷部分的修磨;
多个所述砂轮修磨组交错布置于所述结构板的第一端面,且每个所述砂轮修磨组包括下压板、轴承座、液压缸、砂轮、砂轮卡盘、紧固螺母、轴用弹性挡圈、传动轴、弹性联轴器、液压马达、支撑板和液压缸活塞杆,所述砂轮通过所述砂轮卡盘和紧固螺母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设于所述下压板的第一端面,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轴用弹性挡圈安装于所述下压板的第一端,且其第二端穿过所述下压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弹性联轴器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压板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面,所述液压缸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结构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穿过设于所述结构板第一端面的液压缸活塞孔,且其第一端面与所述下压板的第一端面重合;
所述结构板包括油管进出口、支撑板轨道、弹簧座和液压活塞孔,所述油管进出口、支撑板轨道以及弹簧座均布设于所述结构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所述支撑板轨道设于所述弹簧座的正上方,所述液压活塞孔均布设于所述结构板的第一端面;以及
所述砂轮修磨组通过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结构板的支撑板轨道中,且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面和弹簧座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托辊均布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结构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且所述支撑座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与所述结构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的第一端面与所述轴承座的第一端面重合,所述轴用弹性挡圈的第一端面与所述轴承座的第二端面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板轨道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板轨道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送油管通过均布设于所述结构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油管进出口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所述砂轮修磨组的传动轴轴线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宽度板坯的修磨可以增加所述砂轮修磨组中砂轮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缺陷识别系统的板坯自动砂轮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的端面呈U型截面状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0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