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5390.5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1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巢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8 | 分类号: | G08B25/08;H01B17/04;H01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绝缘子 布置 防掉串 治理 警示 方法 | ||
1.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V型绝缘子串的左绝缘子串和右绝缘子串的上端安装在横担的不同位置,所述V型绝缘子串的左绝缘子串和右绝缘子串的下端与同一导线侧联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在V型绝缘子串的中部安装有悬拉件,所述悬拉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线路避雷器和悬式盘形绝缘子串,线路避雷器的上端通过拉力传感器连接在横担上,悬式盘形绝缘子串的下端连接在导线侧联板上,智能主机的数据线连接拉力传感器,并将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给设备管理部门;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需要进行防掉串治理的V型绝缘子串,获取V型绝缘子串结构高度、V型夹角参数,得到横担到导线侧联板的距离H;
步骤二:根据H值,确定在线路避雷器上需要增加的长度△H;
步骤三:根据线路避雷器防雷保护原则,确定避雷器与导线间的支撑间隙;
若支撑间隙△H,则悬拉件还包括连接在悬式盘形绝缘子串与避雷器之间的复合绝缘子模型件;复合绝缘子模型件结构高度为M,根据选用的盘型悬式绝缘子结构高度h,得到悬式盘形绝缘子串需要的单元片数n=(△H-M)/h,n向下取整数,不足部分以连接金具连接,复合绝缘子模型件包括高强度金属杆以及等间距设置于高强度金属杆上的金属伞形支撑骨架,伞形支撑骨架的形状和大小与复合绝缘子伞裙相同,在悬式盘形绝缘子串下端安装下电极,使得复合绝缘子模型的最下层伞形支撑骨架与下电极间的间隙L等于支撑间隙,L=△H-M,满足避雷器防雷绝缘配合要求;
最下层伞形支撑骨架的底端面与悬式盘形绝缘子串最上一个单元绝缘部分的最高处位于同一水平面,在伞形支撑骨架外表面上均匀可拆卸安装有样片,样片采用与复合绝缘子同原料硫化硅橡胶采用同工艺制作;
若支撑间隙≥△H,则悬式盘形绝缘子串上下不安装复合绝缘子模型和下电极;
步骤四:将悬拉件各部件顺次连接并安装在V型绝缘子串的中部;智能主机读取并记录拉力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并将悬拉件安装完毕后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作为系统初始值;
步骤五:运行中,若V型绝缘子串中任意1串或2串绝缘子串发生掉串时,安装在V型绝缘子串中部的悬拉件将接受发生掉串转移的荷载,避免导线摆动造成线路跳闸;同时智能主机通过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与初始值相比较的变化得到掉串信息,并将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给设备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警示设备管理部门立即进行抢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片在伞形支撑骨架外表面从伞形支撑骨架的顶部中心朝向外缘方向成排布置,每排样片由在所述伞形支撑骨架外表面以高强度金属杆为中心轴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样片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支撑骨架包括主骨、顺次串联各主骨的环形副骨以及倾斜支撑安装在所述环形副骨与高强度金属杆之间的支撑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上横向设有托梁,所述样片的两端搭在所述托梁上并通过固定针实现组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运行工况下,悬拉件除承受自重和风压外,不承受导线荷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式盘形绝缘子串通过碗头挂板与所述导线侧联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避雷器的上端通过U型环连接拉力传感器,下端通过U型环和球头挂环连接复合绝缘子模型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V型布置防掉串治理及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式盘形绝缘子串由若干悬式盘形绝缘子串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3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