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抗磨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5420.2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唐郭安;唐树芳;朱跃;张杨;朱文韬;王东;陈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冯新伟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分离器 实验装置 汇合器 文丘里 蜂窝式脱硝催化剂 螺旋给料器 抗磨损 样品仓 磨损 布袋除尘器 称重装置 风机 料箱 催化剂样品 蜂窝催化剂 抗磨损性能 脱硝催化剂 测试 理化特性 重力影响 氮污染 受力面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抗磨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主要用于含氮污染气体的脱硝催化剂理化特性测试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风机、文丘里汇合器、旋风分离器、样品仓、对比仓、螺旋给料器、料箱、称重装置和布袋除尘器;风机与文丘里汇合器连接,文丘里汇合器与旋风分离器连接,称重装置安装在旋风分离器的下部,旋风分离器的上部与布袋除尘器连接,样品仓和对比仓均与文丘里汇合器连接,螺旋给料器与样品仓连接,料箱与螺旋给料器连接。该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抗磨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够模拟实际催化剂运行中,蜂窝催化剂的磨损工况,消除磨损物料因受重力影响而对催化剂样品不同受力面产生有差别的磨损,影响抗磨损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抗磨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主要用于含氮污染气体的脱硝催化剂理化特性测试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NOx是造成酸雨及雾霾等有害物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火力发电企业和工业锅炉使用企业是典型的NOx气体产生来源。我国对NOx气体的排放有着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技术是国内外应用最多,去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技术。催化剂作为SCR脱硝工艺的核心,主要分为蜂窝式催化剂、平板式催化剂和波纹板式催化剂三类,其中蜂窝式催化剂在国内应用最多,它的抗磨损理化特性直接影响烟气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及运行状况。
目前对于蜂窝式脱硝催化剂的实验检测装置主要是专利CN204630873《蜂窝式催化剂抗磨损评价装置》中介绍的装置及其类似装置。这些装置中的实验台均为水平搭建,在进行催化剂抗磨损试验时,磨损物料受重力影响,会对催化剂上下两面造成较大的磨损偏差,不能很好的反应催化剂的抗磨损性能。其次,采用的磨损物料均为较细的沙砾材质,而整个实验平台均处于正压状态,这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抗磨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抗磨损实验装置,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风机、文丘里汇合器、旋风分离器、样品仓、对比仓、螺旋给料器、料箱、称重装置和布袋除尘器;所述风机与文丘里汇合器连接,所述文丘里汇合器与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称重装置安装在旋风分离器的下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上部与布袋除尘器连接,所述样品仓和对比仓均与文丘里汇合器连接,所述螺旋给料器与样品仓连接,所述料箱与螺旋给料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仓和对比仓上分别安装有一号可开启密封装置和二号可开启密封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送风管、管道、汇合管道、含料管道、净风管、给料管道和细灰管道;所述风机与文丘里汇合器通过送风管连接,所述文丘里汇合器与旋风分离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与布袋除尘器通过细灰管道连接,所述样品仓的一端和对比仓的一端与文丘里汇合器通过汇合管道连接,所述样品仓的另一端和对比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含料管道和净风管,所述螺旋给料器与含料管道连接,所述料箱与螺旋给料器通过给料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管上安装有一号调节阀,所述含料管道上安装有二号调节阀和一号防堵型差压计,所述净风管上安装有三号调节阀和二号防堵型差压计。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调节阀、螺旋给料器、一号防堵型差压计和样品仓沿着气流方向依次通过含料管道连接,所述三号调节阀、二号防堵型差压计和对比仓沿着气流方向依次通过净风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文丘里汇合器的入口渐缩管道与送风管连接,所述文丘里汇合器的出口渐扩管道与管道连接,所述文丘里汇合器的中部喉管与汇合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装置安装在旋风分离器的底部,所述细灰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