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响应性多功能化学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25490.8 申请日: 2019-03-25
公开(公告)号: CN109824565B 公开(公告)日: 2022-10-25
发明(设计)人: 包春燕;汪晨曦;张姝雯;项昌育;林秋宁;朱麟勇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07/448 分类号: C07D207/448;C07D207/456;C07D207/46;C07D495/04;C07C275/14;C07C273/18;G01N33/68
代理公司: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代理人: 李鸿儒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响应 多功能 化学 交联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响应性多功能化学交联剂,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中各个取代基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光响应性多功能化学交联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是首例基于邻硝基苄醇光交联反应的交联剂,通过光生醛基与氨基发生偶联反应来交联蛋白:在所述交联剂中,光反应基团对含‑NH2的氨基酸残基具有很高的交联效率和选择性;通过与其它传统交联剂中所用的功能基团组合,得到具有光响应的异功能交联剂,实现异源蛋白特异性交联,在蛋白组学研究中具有重大潜在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及其功能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响应性多功能化学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承载者,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命过程。在基因组学中,人们发现对基因的研究并不能满足对生命过程的探究需求,而研究蛋白质,则加深对生命过程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蛋白质组学在后基因时代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近年来,用传统生物学方法对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渐渐不能满足科学工作者的需求。随着化学合成工艺的成熟,人们发现化学小分子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是对传统生物学方法(如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和生物学研究工具(如冷冻电镜)的重要补充。

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蛋白交联、修饰和标记是研究蛋白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常用技术。其中,通过小分子进行蛋白质交联并利用交联质谱解析逐渐发展成为研究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优势较传统生物学方法更为直观。蛋白质交联剂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具有2个或者更多的针对特殊基团(-NH2、-COOH、-HS、-OH等)的反应性末端,可以和2个或者更多的蛋白质分别偶联。70年代时人们普遍使用戊二醛作为蛋白质交联剂连接抗体和指示剂(如酶类),但其缺点是由于交联基团是随机的,容易形成杂乱的多聚体。最近,Ruedi Aebersold等使用氨基特异性的双琥珀酰亚胺辛二酸酯(DSS)这一经典的小分子交联剂,对蛋白磷酸酶家族进行交联质谱分析,成功解析了其相互作用网络(Herzog,F.,et al.(2012).Science 337(6100):1348-1352.)。这一工作堪称化学交联剂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随后,类似的小分子交联剂应运而生,并实现商业化,包括DSS系列物、BS3、DSSO(A.Sinz(2017).Anal Bioanal Chem 409(1):33-44.)等。这些小分子交联剂虽然可以通过引入不同反应活性基团实现异源特异性交联,但是交联过程是不可控的,在处理蛋白样品中会带来很多假阳性的结果,特别是蛋白的自交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与进一步的应用。

光反应由于具有时空可控性被引入小分子交联剂体系中,它可以首先利用不稳定的热反应活性基团与一种蛋白进行交联,然后通过紫外光来交联第二种蛋白,从而避免蛋白自交联的干扰,大大降低了传统化学交联带来的局限性。现有的应用到交联剂上的光响应基团主要有苯叠氮(Tanaka,Y.,et al.(2008).Mol Biosyst 4(6):473-480.)、二苯甲酮(Majmudar,C.Y.,et al.(2009).J Am Chem Soc 131(40):14240-14242.)、双吖丙叮(Suchanek,M.,et al.(2005).Nat Methods 2(4):261-267.)三种,其中很多产品也实现了商业化。但是,这种光响应交联虽然实现了时空的可控性,但是反应机理都是通过自由基C-H或N-H的插入反应,对基团没有选择性,不能明确在蛋白上的反应位点,从而丧失交联的特异性。另外,大部分光响应的交联剂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相应衍生物的制备合成比较困难,使得其价格昂贵。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易于制备的、具有特异性反应活性的光响应性基团,并将其引入小分子化学交联剂体系,就有望解决现有交联剂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