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字型大板梁的高空挠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5670.6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艺伟;林志鹏;曾燕萍;黄彬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博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字型 大板梁 高空 挠度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字型大板梁的高空挠度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位调结构、直角尺、测量结构、重锤平衡器,所述测量结构水平两侧安装有位调结构,所述测量结构底面垂直焊接有两块直角尺,所述测量结构靠近测量结构中轴线的位置垂直安置有重锤平衡器,所述重锤平衡器和直角尺直角边活动贴合,本发明利用位调结构、直角尺、测量结构等共同配合,实现不用搭建支撑架就可以高空固定位调结构,并且站在地面就可以对位调结构是否平行进行水平校对并直观观察记录大板梁每个侧面的高度,测量结构还能高空进行水平移动,进行多点测量,得到大部分的数据,得出大板梁的最大挠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工字型大板梁的高空挠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采用锅炉进行转换热量的工厂都会在锅炉的尾部烟道的安装空预器,空预器安装在尾部烟道,即高空区,会采用大板梁进行固定,大板梁上受到的风力比较大,采用单根板梁一般变形速度比较快,工字型板梁会承压能力会比较好,但是也会发生变形,在高空测量挠度采用传统方法,需要架钢线等措施,并且进行多点测量提高数据准确度时,需要不断拆卸组装,工序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字型大板梁的高空挠度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位调结构、直角尺、测量结构、重锤平衡器,所述测量结构水平两侧安装有位调结构,所述测量结构底面垂直焊接有两块直角尺,所述测量结构靠近测量结构中轴线的位置垂直安置有重锤平衡器,所述重锤平衡器和直角尺直角边活动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测量结构包括气缸、连轴器、测量尺、机壳、限制滑板,所述机壳内部正中间顶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连轴器和测量尺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测量尺末端垂直贯穿机壳底部后裸露在空气中,所述测量尺位于机壳内部处的水平左右两侧还安装有限制滑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测量尺首端两侧为锯齿状,限制滑板靠近气缸的内侧也开有锯齿凹口,这个锯齿状与限制滑板采用活动啮合,增加测量尺与机壳的连接稳定性,在垂直方向上不容易脱离机壳,所述测量尺末端的横截面为三角尖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测量尺正中间开有一个观察口,观察口两侧的测量尺镌刻有刻度,方便观测挠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位调结构由两个固定爪、螺纹伸缩套筒、转头、小电机、第二转头、衔接套筒、延伸筒组成,所述转头和第二转头分别设于测量结构水平左右两侧,所述转头上无螺纹与机壳采用活动配合,所述转头一端与位于机壳内的小电机输出轴采用水平固定,所述转头另一端和螺纹伸缩套筒一端卡合连接,所述螺纹伸缩套筒最末端和固定爪活动卡合,所述衔接套筒两个端面开有两个直径大小不同的衔接凹口,所述第二转头表面有螺纹,所述第二转头与衔接套筒直径较小的那端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衔接套筒另一端和延伸筒衔接,所述延伸筒和衔接套筒最末端安装有固定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爪由衔接头、环钩、绳索、绑座组成,所述衔接头一端和延伸筒、螺纹伸缩套筒卡合,另一端和环钩水平固定连接,所述环钩最末端绑有绳索,所述衔接头靠近环钩末端的侧面设有绑座,所述绑座和衔接头水平焊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延伸筒为第一内筒和第二外延筒构成,所述第一内筒一端位于第二外延筒内部,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二外延筒采用滑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重锤平衡器由固定底座、垂线、锥体组成,所述固定底座垂直设于测量尺两侧的机壳底面,所述固定底座上通过垂线悬挂有锥体,所述垂线和直角尺活动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与小电机相对的机壳内部配置有配重块,用来平衡测量结构的整体重量,避免其内部失衡,导致垂线和直角尺无法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博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博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