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公路隧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5836.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东曼厨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9/14;F16L4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隧道 传输口 多层 安全通道 传输装置 支撑板 支撑柱 外部设备 底板 半圆形结构 传输 防止设备 紧密贴合 两端表面 排水效率 排水性能 上端表面 时间积累 影响交通 传输管 紧固环 粘合 接盘 紧固 漏水 排出 混凝土 积水 排水 水位 雨水 隧道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公路隧道,其结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柱、第一安全通道、底板、第二安全通道、多方位传输装置,所述支撑板为半圆形结构,两端表面与支撑柱上端表面紧密贴合,通过混凝土粘合,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本发明一种多层公路隧道,设有多方位传输装置,首先通过底部接盘与外部设备连接,接收雨水,由第一传输口、第二传输口、第三传输口分别传输到个个溪道,加强了设备的排水效率,接着通过紧固环对支撑传输管进行紧固,防止设备传输时漏水,导致排水速度慢,从而设备提高了排水性能,解决了无法将隧道内部的积水快速排出,长时间积累水位上升容易影响交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多层公路隧道,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公路隧道,包括隧道本体;还包括设置在隧道本体内部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公路、第二公路和第三公路;所述第一公路与隧道本体顶部之间形成第一隧道区;所述第一公路和第二公路之间形成第二隧道区;所述第二公路和第三公路之间形成第三隧道区;所述第三公路和隧道本体底部之间形成第四隧道区;所述第一公路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逃生通道,所述第二公路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逃生通道。本发明一种多层公路隧道,包括设置在隧道本体内部的第一公路、第二公路和第三公路,三个公路形成四个隧道区,大大扩大了隧道的功能性,很好解决了车辆在隧道拥堵的情况,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排水性能差无法将隧道内部的积水快速排出,长时间积累水位上升容易影响交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公路隧道,以解决设备排水性能差无法将隧道内部的积水快速排出,长时间积累水位上升容易影响交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层公路隧道,其结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柱、第一安全通道、底板、第二安全通道、多方位传输装置,所述支撑板为半圆形结构,两端表面与支撑柱上端表面紧密贴合,通过混凝土粘合,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支撑柱上端表面与支撑板底端连接,底端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为长方体结构,长为7-8cm,厚度为2cm,所述第一安全通道底端表面边缘固定连接底板,所述第二安全通道底端固定连接底板右侧上表面,所述第一安全通道与第二安全通道对称平行,且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底板上表面与多方位传输装置底端表面嵌合;所述多方位传输装置由第一传输口、紧固环、支撑传输管、底部接盘、第二传输口、第三传输口组成,所述第一传输口外圈与紧固环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相互贴合,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紧固环为圆环状结构,截面为圆形半径为2-3cm,所述支撑传输管上端外圈与第三传输口底端内圈嵌合,所述支撑传输管两端中部与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底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口与第一传输口对应平行,且两者相隔4-5cm,所述底部接盘通过上端内圈套设在支撑传输管底端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两端边缘与支撑柱上端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底端嵌合底板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全通道设在支撑柱右侧表面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在设备零件的最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全通道与结构梁相隔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东曼厨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东曼厨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重式排渣放水器及其排渣放水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井下工作的安全报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