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6105.1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柳泽邦彦;平野隆宏;岸本政昭;德永圭哉;中塚博之;下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1004 | 分类号: | H01M8/1004;H01M4/8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接合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提供能够效率良好地将电极层从基材剥离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装置(1)是具备电解质膜和一对电极层的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装置,其具备:输送装置(10),其将基材(102)与输送片材(110)一起输送,该基材(102)经由粘接层(101)与输送片材(110)连接,且形成有一对电极层中的一方的阴极电极层(103);转印装置(20),其将一方的阴极电极层(103)转印到电解质膜(120)上;剥离装置(40),其将阴极电极层(103)从基材(102)剥离;以及冷却装置(30),其具有指向剥离的起点部(105)并吹送冷却气体的吹送装置(3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机动车的动力源,将汽油等作为燃料的发动机、通过电力来进行驱动的马达、将发动机与马达组合而成的动力源正在实用化。近年来,从环境考虑这一点来看,利用由燃料电池发电得到的电力来驱动马达的燃料电池车受到关注。燃料电池向由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夹着电解质膜而构成的膜电极接合体供给空气和氢,并生成电能和水。
作为制造在这样的燃料电池中采用的膜电极接合体的方法,提出了如下的技术:通过将在基材上具有电极层的输送片材的电极层侧的面与电解质膜热压接,从而将电极层转印到电解质膜,并将输送片材和基材从电极层剥离,由此制造膜电极接合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由于热压接而使得基材的温度上升时,输送片材与基材的粘接力下降。因此,当基材的热量还未冷却的状态下进行剥离时,输送片材与基材成为一体而无法剥离,在基材上残留电极层,这会成为问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欲通过利用冷却机构对剥离前的基材进行冷却来消除该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567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仅记载了对基材整体和输送片材整体进行冷却那样的结构。因此,要求效率更好的冷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效率良好地将电极层从基材剥离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具备电解质膜和一对电极层(例如,后述的电解质膜120)的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输送工序,将基材(例如,后述的基材102)与输送片材一起输送,该基材经由粘接层(例如,后述的粘接层101)与所述输送片材(例如,后述的输送片材110)连接,且在该基材的与所述粘接层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所述一对电极层中的一方的电极层(例如,后述的阴极电极层103);转印工序,将所述一方的电极层转印到所述电解质膜;以及剥离工序,将所述一方的电极层从所述基材剥离,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冷却工序,该冷却工序处于所述转印工序与所述剥离工序之间,向所述剥离的起点部(例如,后述的剥离的起点部105)吹送冷却气体来进行冷却。
(2)在(1)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转印工序中,通过使转印模具(例如,后述的转印模具21)闭合来将所述一方的电极层转印到所述电解质膜,在所述冷却工序中,在所述转印模具开始打开时开始冷却气体的吹送。
(3)在(2)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冷却工序中,在所述转印模具打开结束时停止冷却气体的吹送。
(4)在(1)~(3)中任一项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剥离工序中,利用在所述基材与所述一方的电极层之间从输送方向下游侧向上游侧移动的辊(例如,后述的第一剥离辊41、第二剥离辊42),将所述一方的电极层从所述基材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车辆及燃料电池用燃料气体检测装置
- 下一篇:膜电极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