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6501.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双陈冬;张光;杨旭东;张婧玥;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61/06 | 分类号: | C08L61/06;C08L61/12;C08L33/00;C08L91/06;C08K5/098;C08G8/06;C08G8/04;C08G8/10;C08G8/22;C08G8/12;C08G8/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苗建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酚醛 聚丙烯 酸系互贯 结构 机械 强度 阴离子 交换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
(1)将酚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混合;
(2)分离出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的树脂,与分散相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在35~105℃进行反应;
(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清洗至中性,再与分散相混合,加入碱性催化剂,在35~105℃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分离出树脂,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磨后圆球率为80.0~99.9%;交换容量为2.5~4.8 mmol/g;含水率为3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与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总体积的比为1:2~1:65g/mL;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的体积比为1:0.3~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与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总体积的比为1:5~1:45g/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与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总体积的比为1:6~1:25g/m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的体积比为1:0.5~1:5.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的体积比为1:1.5~1:3.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酚类化合物为苯酚、间苯二酚、叔丁酚、甲酚、二甲酚或双酚A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醛类化合物为甲醛、多聚甲醛、乙醛或糠醛。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的0.01~10.00 ‰。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的0.05~1.0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仲烷基硫酸盐、脂肪酸盐、脂肪酸酯或油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酸性催化剂为盐酸、硫酸、硝酸或草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酸性催化剂的质量与所述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为1:0.2~1:90;所述酸性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0~37.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催化剂的质量与所述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为1:0.5~1:10.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酚醛-聚丙烯酸系互贯结构的高机械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催化剂的质量与所述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为1:2.0~1: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5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甲阶酚醛树脂低温发泡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