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6733.X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何适;吴永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适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主体 应急 推进机构 螺旋桨 倾斜设置 辅助件 海啸 长轴 防灾 水灾 梯形体结构 洪水 活动相连 旋转活动 出水面 上端面 圆锥状 小区 舱门 水中 逃生 推送 自救 陆地 驱动 移动 配合 | ||
1.一种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应急舱主体,所述应急舱主体为一空心的梯形体结构,在应急舱主体的长轴方向的一侧安装有一圆锥状辅助件,所述辅助件通过一旋转活动组件与应急舱主体活动相连,在应急舱主体的上端面还设置有一舱门,所述舱门包括门体、空调、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浸水传感器;所述门体上分别开有通孔a和通孔b,所述通孔a位于通孔b的上方;所述通孔a与通孔b位于门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防护罩a、防护罩b;
所述旋转活动组件包括一与应急舱主体连接的连接座、一与辅助件中部位置连接的连接杆,在应急舱的端部具有一容连接座安装的通孔,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一具有多台阶的水平通孔,连接杆伸入至连接座的水平通孔内,且连接杆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平面轴承、第二角接触球轴承;
在连接座靠近辅助件的一侧具有自辅助件至应急舱主体方向依次设置的孔径逐级减小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及第三台阶面,在连接座的另一侧具有自应急舱主体至辅助件方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孔径逐级增大的第四台阶面、第五台阶面;
在连接杆靠近应急舱主体一侧具有自辅助件至应急舱主体方向依次设置的孔径逐级减小的第六台阶面、第七台阶面;
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由第一台阶面支承,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套装在第六台阶面位于靠近辅助件一侧的连接杆外;
平面轴承的座圈由第三台阶面支承,平面轴承的轴圈套装在第六台阶面位于靠近应急舱主体一侧的连接杆外,且连接杆的第六台阶面紧贴轴圈上表面;
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套装在第七台阶面位于靠近应急舱主体一侧的连接杆上,并由连接杆靠近应急舱主体一侧的限位板限位固定,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上表面抵住第五台阶面;
一带动应急舱主体在陆地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应急舱主体底端两侧的履带轮;
一驱动应急舱主体在水中移动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安装在应急舱主体长轴方向的另一侧的螺旋桨,该螺旋桨由安装在应急舱主体内的推进电机带动进行转动,所述螺旋桨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为自应急舱主体一侧起逐渐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主体的外表面还自内向外依次包覆有隔热层、减震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主体的底端位于两个履带轮之间还设置有一浮力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主体内具有将其空腔分隔为人员活动区、电力工作区及食品存放区的隔板,且电力工作区及食品存放区并列设置在人员活动区的同一侧,在电力工作区内安装有蓄电池、逆变器、太阳能控制器,在人员活动区内设置有一照明系统,在应急舱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太阳能电池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工作区内还设置有一手摇发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两侧还设置有一对挡板,该对挡板固定在应急舱主体的侧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与应急舱主体之间还设置有一阻尼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端部还连接有一伸入至应急舱主体内部的旋转手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a将通孔a的门体外侧面密封,形成容纳空调的半密封腔,防护罩a的内壁轮廓上垂直设置有空调支架;在门体的内侧通孔a 处垂直设置有空调挡风板;所述空调通过空调支架安装在防护罩a与通孔a形成的半密封腔内;所述防护罩b将通孔b的门体外侧面密封,形成容纳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浸水传感器的半密封腔;防护罩b的内壁轮廓上设置有安装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浸水传感器的支架;所述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浸水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防护罩b与通孔b形成半密封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适,未经何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7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