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活体保存的坛紫菜群体叶状体种质库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6808.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骆其君;陈海敏;陈娟娟;杨锐;吴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3/02 | 分类号: | A01G33/02;C40B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状体 坛紫菜 种质库 保存 构建 活体 群体 密封袋 保存单元 避光保存 管理成本 快速干燥 种质资源 晾干 脱水率 下密封 脱水 装入 密封 清洗 抽出 多样性 黑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坛紫菜群体叶状体种质库的构建方法,以增加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简化操作方法,并降低管理成本。本发明方法,是将清洗后的叶状体进行晾干,然后快速干燥脱水至脱水率80~90%;按照20~30个叶状体作为一个保存单元,将叶状体装入密封袋,抽出密封袋中的空气进行密封,在黑暗、‑20~‑24℃保存3~5年。本发明所提供的活体保存的坛紫菜群体叶状体种质库构建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使用了本发明的基于活体保存的坛紫菜群体种质库构建方法,在后续的保存程序中,在‑20~‑24℃的低温下密封避光保存,能够实现3~5年内,不需要其他的操作,就能够保存活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种保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活体保存的坛紫菜群体叶状体种质库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紫菜是当今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的栽培海藻,栽培紫菜还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坛紫菜不仅在我国浙江、福建沿海有自然分布,也是该海域区最主要的栽培经济藻类。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人工育苗中的自交与近交导致栽培后代易发生早熟、种质退化等现象。同时,自然环境中的野生资源也出现了种群退化、生物量减少、自然种源单一化等现象。因此急需及时保存种质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种质资源类型,为以后导入到自然海区促进野生资源恢复,服务于产业打好基础。
目前紫菜种质的保存方法是通过采集叶状体,获得丝状体并克隆丝状体细胞进行保存。每个采样点得到的叶状体往往就只保存一种纯系丝状体,如公开号为CN101326906的中国发明专利“坛紫菜丝状体种质的胶囊化低温保存方法”。这样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会由于目前的丝状体种质制备方法得不到保存。而遗传因子的同质化将导致性状单一,不利于生产性状的筛选与优化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坛紫菜的丝状体种质保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坛紫菜群体叶状体种质库的构建方法,以增加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简化操作方法,并降低管理成本。
本发明所提供的活体保存的坛紫菜群体叶状体种质库构建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待保存叶状体的处理
选取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状体,将叶状体进行清洗;
记录待保存的叶状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来源信息;
2)叶状体密封低温保存
将清洗后的叶状体进行晾干,然后快速干燥脱水至脱水率80~90%;
按照20~30个叶状体作为一个保存单元,将叶状体装入密封袋,抽出密封袋中的空气进行密封,在黑暗、-20~-24℃保存3~5年;
其中干燥脱水的是在45℃条件下通风干燥;
对保藏的叶状体进行复苏,步骤如下:
在低温保存3~5年后,将叶状体取出,放置在营养盐溶液中进行复苏,在15~20℃,120μmol·m-2·s-1光照,12h/d光照条件下培养3~5天,
营养盐溶液与藻体的鲜重比例为100~300:1,并结合流水的方式进行复苏。
复苏后的叶状体再进行清洗后,重复步骤2)进行密封低温保存。
使用了本发明的基于活体保存的坛紫菜群体种质库构建方法,在后续的保存程序中,在-20~-24℃的低温下密封避光保存,能够实现3~5年内,不需要其他的操作,就能够保存活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藻类养殖方法与设备
- 下一篇:一种睡莲杂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