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6976.3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乔玮;董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2 | 分类号: | G01N2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粪水总 固体 浓度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沉降槽(1)、搅拌器(5)和端盖(6);其中,
沉降槽(1)为一具有透明侧壁的中空容器,其具有一底部和一上部开口,沉降槽(1)的上部开口能够通过端盖(6)封闭;
所述搅拌器(5)包括电机和搅拌叶轮;其中,所述电机固定在端盖(6)上,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端盖(6)延伸至沉降槽(1)的内部,电机轴上设有搅拌叶轮;
沉降槽(1)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样高度线(15),由进样高度线(15)所限定的沉降槽(1)的容积为1 L,沉降槽(1)为容积为1L、截面积为37.037 cm2的圆柱体;
沉降槽(1)的侧壁上设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包括鸡粪浓度刻度尺(4)、猪粪浓度刻度尺(2)、牛粪浓度刻度尺(3)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鸡粪浓度刻度尺(4)的刻度线与鸡粪粪水总固体浓度对应;猪粪浓度刻度尺(2)的刻度线与猪粪粪水总固体浓度对应;牛粪浓度刻度尺(3)的刻度线与牛粪粪水总固体浓度对应;
所述刻度尺的刻度线的确定步骤为:
使用鸡粪粪水作为待测粪水混合物;
a)分别配制1L具有不同总固体浓度的多组待测粪水混合物;
b)打开端盖(6),将步骤a)中配制的多组待测粪水混合物分别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沉降槽(1)内至进样高度线(15),即每组待测粪水混合物的加入量为1L;
c)盖上端盖(6),开启搅拌器(5),搅拌1分钟后停止搅拌;
d)静置5分钟;
e)在沉降槽(1)的侧壁上分别标示每组待测粪水的沉降高度,即为每组该种待测粪水总固体浓度所对应的刻度线;
分别使用猪粪粪水和牛粪粪水作为待测粪水混合物,重复以上步骤a)~e),得到猪粪浓度刻度尺(2)以及牛粪浓度刻度尺(3)的总固体浓度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刻度尺上等间隔地设有刻度;其中鸡粪浓度刻度尺(4)由下向上每隔刻度尺总高度d的1/9的刻度表示鸡粪粪水总固体浓度1%;猪粪浓度刻度尺(2)由下向上每隔刻度尺总高度d的1/8的刻度表示猪粪粪水总固体浓度1%;牛粪浓度刻度尺(3)由下向上每隔刻度尺的总高度d的1/7的刻度表示牛粪粪水总固体浓度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灯室,所述灯室固定在与刻度尺相对的沉降槽(1)的侧壁上,所述灯室的高度与沉降槽(1)的高度相同,灯室内设有柱状荧光灯;所述柱状荧光灯的底部与灯室底部固定;所述灯室包括多个,多个灯室之间在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列,相邻灯室之间的侧壁固定连接;灯室后壁与灯室侧壁均采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室为三个,依次为设有第一荧光灯(7)的第一灯室(10)、设有第二荧光灯(8)的第二灯室(11)以及设有第三荧光灯(9)的第三灯室(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降槽(1)的侧壁外部还设有计时器(13)以及蜂鸣器(14),两者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器(5)的底端与沉降槽(1)底部的距离为进样高度线(15)与沉降槽(1)底部的距离的三分之一。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6之一的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装置进行快速测定粪水总固体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未知总固体浓度的待测鸡粪粪水或者猪粪粪水或者牛粪粪水中的一种混合均匀后加入沉降槽(1)内至进样高度线(15);
2)盖上端盖(6),开启搅拌器(5),搅拌1分钟后停止搅拌;
3)静置,计时5分钟后停止计时;
4)根据待测粪水的种类读取鸡粪浓度刻度尺(4)、猪粪浓度刻度尺(2)或牛粪浓度刻度尺(3)的读数,得到待测粪水的总固体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9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