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镍的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7009.9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5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惠;韩小巍;徐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科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1G53/04;C02F101/20;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不锈钢酸洗废水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镍 絮凝剂 除氟 回收 氢氧化物沉淀 过滤器 三价铬离子 亚硫酸氢钠 沉淀效果 金属离子 氢氧化钠 中间水池 重金属镍 资源回收 加药泵 六价铬 镍离子 三价铁 上清液 铁离子 微滤膜 氧曝气 污泥 去除 亚铁 还原 排放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镍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加药泵定量投加亚硫酸氢钠,还原六价铬;投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3‑4,投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7‑7.5;冲氧曝气0.5‑1h,将亚铁转化为三价铁;投加絮凝剂,将废水中的铁离子和三价铬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去除;上清液流入中间水池,随后流经除氟过滤器除氟;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0,加入絮凝剂,将废水中的镍离子形成氢氧化镍,废水流经微滤膜回收氢氧化镍后排放。本发明根据不同金属离子在不同PH的沉淀效果,使废水中重金属镍可以从综合污泥中分离出来,进行资源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镍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存在大量含镍、铬等重金属,目前处理重金属离子常用的工艺有沉淀法、吸附法、膜过滤法、离子交换法等。
目前对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目标有两种,一种以达标排放为主,另一种以零排放为主。两种目标去除重金属离子还是以沉淀法工艺为主,但由于处理过程中控制简单,导致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的污泥混合在一起,造成其中含镍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再生的难度。
因此,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整和处理过程进行控制,回收废水中的镍,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都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镍的回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过程控制简单,导致各重金属混合,造成含镍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镍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不锈钢酸洗废水泵入铬还原反应池,通过加药泵定量投加亚硫酸氢钠,还原六价铬;
(2)步骤(1)的废水流入PH调整反应池1,投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3-4,通过在线PH计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投加量;
(3)步骤(2)的废水流入PH调整反应池2,投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7-7.5,通过在线PH计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投加量;
(4)步骤(3)的废水流入曝气反应池,冲氧曝气0.5-1h,将亚铁转化为三价铁;
(5)步骤(4)的废水流入絮凝沉淀池,投加絮凝剂,将废水中的铁离子和三价铬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去除,其中,絮凝剂的投加量为0.5-1ppm;
(6)步骤(5)中的上清液流入中间水池,随后流经除氟过滤器除氟;
(7)步骤(6)除氟后的废水流入PH调整反应池3,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0,通过在线PH计控制氢氧化钠的投加量;
(8)步骤(7)的废水流入循环浓缩池,加入絮凝剂,将废水中的镍离子形成氢氧化镍,废水流经微滤膜回收氢氧化镍后排放,其中,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20pp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在线ORP计实时监测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亚硫酸氢钠的投加量,ORP计联动控制加药泵,当ORP高于400mV时启动加药泵,当ORP低于250mV时停止加药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絮凝剂为浓度为0.2%的PA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絮凝剂为浓度为5%的PAC。
采用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科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科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