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处理的方法、触控屏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7217.9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龚庆;张光均;牛文骁;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京波;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屏 触控 终端 触控灵敏度 失效问题 线路连接 集成电路 驱动 | ||
一种触控处理的方法、触控屏及终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触控屏;其中,各子触控屏分别设置有相应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各子触控屏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用于:建立子触控屏与集成电路(IC)驱动与的线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升了触控屏的触控灵敏度和精度、避免了触控屏发生触控通道失效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触控技术,尤指一种触控处理的方法、触控屏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触控显示领域中,触控显示屏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目前,触控显示屏比较常见的设置方式包括:单片式触控面板(OGS)、On Cell(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及In Cell(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等;On Cell结构因为触控精度高,便于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ED)显示屏中制作的优点而备受青睐。OnCell主要分为单层结构制作面板(SLOC)和多层结构制作面板(MLOC)两大类;其中,MLOC的触控精度高于SLOC,能支持真正的多点触控,且“消影”效果也明显好于SLOC,因此MLOC在AMOLED显示屏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触控显示技术的发展,长条形触控显示屏、大尺寸触控显示屏、及折叠式触控显示屏在移动设备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和发展。伴随着触控显示屏尺寸增大、长度增加和折叠的演化应用,触控显示屏出现了:纵向通道阻抗不断增加,导致集成电路(IC)驱动无法将整个通道完全充满;触控屏上下两端的电容值差异增大;折叠线位置由于折叠导致触控通道失效等问题;影响了触控显示屏的触控灵敏度和触控精度。
综上,伴随着触控显示屏尺寸增大、长度增加和折叠的演化应用,触控显示屏出现了触控灵敏度和精度下降、触控通道失效等问题。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处理的方法、触控屏及终端,能够提升触控屏的触控灵敏度和精度、避免触控屏发生触控通道失效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屏,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触控屏;其中,
各子触控屏分别设置有相应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各子触控屏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用于:建立子触控屏与集成电路IC驱动与的线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触控屏包括:
折叠显示屏、仅长边大于预设长度的非折叠显示屏、长边和短边均大于预设长度的非折叠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触控屏为折叠显示屏时,所述触控屏包含沿折叠线划分获得的两个所述子触控屏;
所述触控屏为仅长边大于预设长度的非折叠显示屏时,所述触控屏包括第一划分线划分获得的两个所述子触控屏;其中,所述第一划分线由按照第一预设策略在所述触控屏的每一个长边上确定一个第一划分点连接获得;
所述触控屏为长边和短边均大于预设长度的非折叠显示屏时,所述触控屏包括第二划分线和第三划分线划分获得的四个所述子触控屏;其中,所述第二划分线由按照第二预设策略在所述触控屏的每一个长边上确定一个第二划分点连接获得;所述第三划分线由按照第三预设策略在所述触控屏的每一个短边上确定一个第三划分点连接获得。
可选的,各所述子触控屏在所述触控屏的短边两侧,分别按照第一预设分布设置有一组第一信号线,用于连接所述子触控屏的驱动电极块与第一通道的连接后,建立与集成电路IC驱动的线路连接;
各所述子触控屏在所述触控屏的长边两侧,分别按照第二预设分布设置有一组第二信号线;用于连接所述子触控屏的感应电极块与第二通道的连接后,建立与集成电路IC驱动的线路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处理的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策略将触控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触控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