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黑5的应用及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7297.8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姚斌;苏小运;王晓璐;秦星;罗会颖;柏映国;黄火清;王亚茹;孟昆;王苑;涂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37 | 分类号: | C12Q1/37;C12Q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信智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7 | 代理人: | 刘静荣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菌毒素降解酶 筛选 活性黑 农业生物技术 有机酸溶液 成本投资 毒素降解 霉菌毒素 染料活性 降解 介体 通量 应用 饲料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活性黑5的应用及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本发明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包括霉菌毒素降解酶以有机酸溶液作为介体降解染料活性黑5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通量高,避免了霉菌毒素降解酶筛选过程中操作者接触霉菌毒素所产生的潜在危害,而且成本投资低、适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饲料毒素降解酶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活性黑5的应用及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储存的粮油食品和饲料,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根据其结构特征,霉菌毒素可分为芳香环和非芳香环两大类,芳香环类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桔霉素、赭曲霉素、棒曲霉素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等;非芳香环类仅包括伏马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是最为常见和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因此,亟需建立简单、有效且环境友好的霉菌毒素的脱毒方法。
目前,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的脱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吸附法和生物法等。物理和化学脱毒法存在操作困难、效果不稳定、营养成分损失大以及影响饲料适口性等缺点。吸附法虽简单易行,但存在用量大、不够经济,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等缺点。微生物脱毒法具有作用条件温和,对原料的感官性状、适口性等影响极小、增加原料营养价值等优点,被认为是最佳脱毒方法。生物脱毒作用主要是指降解酶通过酶促反应将毒素转化成低毒或者无毒产物,其中降解酶包括氧化酶如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水解酶(如酯酶)等。
生物脱毒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过程中,寻找和筛选能降解霉菌毒素的菌株,并对其所产胞外降解酶进行特性研究及对降解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是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研究领域重要的突破点和发展方向。因此,建立饲料毒素降解酶高通量筛选方法是生物脱毒技术推广的关键所在。现有霉菌毒素降解酶筛选过程中操作者接触霉菌毒素,对操作者所产生的潜在危害。而在寻找无毒替代底物的过程中,无毒底物或者无法正确反映霉菌毒素的降解率,或者无毒底物只能反映一种或两种霉菌毒素的降解率,从而无法满足工业中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活性黑5在霉菌毒素筛选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有机酸体系中以活性黑5作为检测底物检测待测蛋白酶对活性黑5降解率的步骤,其中,如对活性黑5具有降解作用,则判断所述待测蛋白酶为霉菌毒素降解酶。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所述待测蛋白酶包括锰过氧化物酶。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所述有机酸体系包括丙二酸-丙二酸钠缓冲液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丙二酸-丙二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0.2M,丙二酸-丙二酸钠缓冲液的的pH为5.0。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所述有机酸体系还包括硫酸锰溶液,硫酸镁溶液的浓度为40mM。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筛选方法,所述有机酸体系还包括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4mM。
本发明选用染料活性黑5作为霉菌毒素的无毒替代物,操作简单、通量高,避免了霉菌毒素降解酶筛选过程中操作者接触霉菌毒素所产生的潜在危害,而且成本投资低、适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饲料毒素降解酶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重组锰过氧化物酶IlMnP5、IlMnP6在不同体系下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作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