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人员检测方法、雷达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7789.7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4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包红燕;秦屹;焦子朋;任玉东;张昆;尹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G01S7/4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员 检测 方法 雷达 | ||
本发明适用于车载雷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雷达和车。该方法包括:获取车内有人时的多路目标回波信号,并对每路目标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计算所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的CAPON谱得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建立车内人员识别模型;获取车内的待检测多路回波信号,重复所述预处理和计算所述CAPON谱的步骤得到待检测二维热力图信息,根据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模型和所述待检测二维热力图信息确定车内是否有人。本发明实施例不受环境影响,可以精确检测车内是否有滞留人员,保障了车内滞留孩童或行动不便人群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雷达和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人身安全防护都是针对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例如安全气囊、安全带等防护装置以及防止追尾报警器等报警装置,为防止发生人身事故而进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但随着驻停车辆内人员死亡的新闻频频发出,尤其是儿童和婴儿等,由于长时间待在封闭的车内,随着车内温度的变化和有害气体的积聚出现中暑和缺氧等症状,由于这类人不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所以无法自行报警求救,也无法自行采取通风换气的自救措施,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在车内配置人员监控设备极为重要。
目前车内人员监控设备主要有红外探测器、超声波雷达和摄像头等,但是红外容易受各种热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使得人员检测精度低,尤其当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能力和灵敏度明显下降;超声波雷达分辨率差,复杂环境下检测精度低,高温时灵敏性下降;摄像头对光线要求极高,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雷达和车,以解决现有车内人员监控技术容易受环境影响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车内有人时的多路目标回波信号,并对每路目标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
计算所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的CAPON谱得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建立车内人员识别模型;
获取车内的待检测多路回波信号,重复所述预处理和计算所述CAPON谱的步骤得到待检测二维热力图信息,根据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模型和所述待检测二维热力图信息确定车内是否有人。
可选的,所述对每路目标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包括:
将每路目标回波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对每路中频信号进行滤波;
根据预设采样频率对滤波后的所述中频信号进行离散采样得到多路I/Q(In-phase/Quadrature,同相/正交)信号;
对每路I/Q信号沿距离方向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并剔除静止杂波成分,得到所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的CAPON谱得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包括:
采用空间阵列流型法计算所述多路数字目标信号的CAPON谱,得到车内人员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车内人员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生成所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建立车内人员识别模型,包括:
根据预设分类函数对所述目标二维热力图信息进行目标分类,得到初始分类数据;
采用损失函数计算所述初始分类数据与真实分类数据之间的分类偏差;
根据所述分类偏差更新所述预设分类函数的参数,确定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模型。
可选的,所述车内人员检测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排扶手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预防汽车超速冲出公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