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塑料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7827.9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惠珉;郑赫;郑顺和;朴真荣;张影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46 | 分类号: | C08J7/046;C08J5/18;C09D175/14;C09D7/62;C09D4/02;G02B1/10;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丹;郑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塑料膜 | ||
1.一种柔性塑料膜,包括:
支撑基材;和形成于所述支撑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可紫外固化的涂层,其中所述支撑基材与所述涂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0.05至1:1,
其中所述膜在750g载荷下表现出6H或更大的铅笔硬度,以及
当以所述膜的中间的间隔为4mm放置所述膜时,使得所述膜在室温下在所述膜的两侧相对于底表面以90度折叠的同时静置,然后在平坦的底表面上使所述膜铺展,从所述底表面抬起的高度为0.5mm或更小,
其中根据ASTM D882测量的,所述支撑基材的弹性模量为4GPa至9GPa,
其中所述支撑基材的厚度为20μm至200μm,
其中所述可紫外固化的涂层包含:基于3-至6-官能的丙烯酸酯的粘合剂与基于7-至20-官能的氨酯丙烯酸酯的粘合剂的交联共聚物;以及具有包括d50为20nm至35nm的第一无机细颗粒群和d50为40nm至130nm的第二无机细颗粒群的双峰粒径分布的无机细颗粒,
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可紫外固化的涂层,所述可紫外固化的涂层包含量为10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所述基于3-至6-官能的丙烯酸酯的粘合剂,量为40重量份至70重量份的所述基于7-至20-官能的氨酯丙烯酸酯的粘合剂,量为5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群和量为5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群,
其中所述基于7-至20-官能的氨酯丙烯酸酯的粘合剂的丙烯酸酯当量为200g/mol至1500g/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所述可紫外固化的涂层的厚度为3μm至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所述基于3-至6-官能的丙烯酸酯的粘合剂与所述基于7-至20-官能的氨酯丙烯酸酯的粘合剂之间的重量比为1:9至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群和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用选自以下的任一种或更多种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甲基)丙烯酰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环氧硅烷和巯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群的d10为10nm至19nm且d90为25nm至40nm,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群的d10为25nm至110nm且d90为60nm至1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群与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群之间的重量比为9:1至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所述支撑基材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聚酰亚胺、聚酰亚胺酰胺、聚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醚酮、环烯烃聚合物、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三乙酰纤维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还包括在所述涂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抗静电层或低折射率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当卷绕在直径为4mm的芯轴上时不出现裂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塑料膜,其中所述柔性塑料膜的透光率为88.0%或更大,并且雾度为1.5%或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8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酰亚胺薄膜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雾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