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墙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7915.9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1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葛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毅;葛斌斌 |
主分类号: | E04F13/04 | 分类号: | E04F13/04;F24D13/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 |
地址: | 36501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膜 石墨烯 保温层 电极 墙裙 碳片 玻璃纤维布 基层找平层 面层 墙围 粘接剂保护层 节能环保 居住空间 涂覆乳液 外接电源 远红外线 理疗 延伸端 侧边 墙体 填入 发热 破裂 施工 | ||
本发明为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墙裙,由外至内依次为墙体、基层找平层、玻璃纤维布、保温层和墙围面层。保温层为石墨烯发热膜,并且石墨烯发热膜上设置有两个微型碳片电极,微型碳片电极的侧边开设有凹槽,石墨烯发热膜填入凹槽中,微型碳片电极的延伸端与外接电源连接。基层找平层和玻璃纤维布之间涂有一层涂覆乳液。保温层和墙围面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剂保护层。该墙裙发热快,节能环保,而且强度高,不易破裂,产生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很有益处,能够达到理疗的效果,非常适合居住空间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墙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墙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主要靠煤炉来采暖,市区的室内采暖方式多为传统的外置散热器集中采暖、地暖采暖、电热器采暖、空调取暖以及近年来新兴起的电热膜采暖。传统外置散热器集中供暖存在占室内空间、不美观、易生锈、温度不受自主控制等诸多缺点;地暖采暖存在施工成本高、管道出现渗漏后需大面积拆除地面面层等缺点;电热器采暖存在耗电高、不节能、不安全的缺点;空调采暖的方式存在耗电高、不节能、有噪音、易造成室内空气过于干燥等缺点;煤炉采暖则存在不环保、易燃不安全、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产生煤炭垃圾等诸多缺点。
电热膜由于其节能、节省层高、节省用地、无污染、安全、寿命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电热膜采暖由不同的导电物质和成膜基体制成。市场上传统的电热膜绝大部分是:金属丝电热膜、碳纤维电热膜、碳晶板电热膜、PTC陶瓷电热膜及碳基油墨电热膜等。传统电热膜有诸多缺点,如安全性差、易燃烧、易老化、温度不均衡、释放有毒气体、易出现龟裂和剥落、易遭电压击穿漏电风险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墙裙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发热墙裙中传统电热膜存在安全性差、易燃烧、易老化、温度不均衡、释放有毒气体、易出现龟裂和剥落、易遭电压击穿漏电风险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墙裙,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依次为墙体、基层找平层、玻璃纤维布、保温层和墙围面层。
所述保温层为石墨烯发热膜,并且石墨烯发热膜上设置有两个微型碳片电极,微型碳片电极的侧边开设有凹槽,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填入凹槽中,微型碳片电极的延伸端与外接电源连接;
所述基层找平层和玻璃纤维布之间涂有一层涂覆乳液;
所述保温层和墙围面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剂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涂覆乳液为聚丙烯酸乳液。
优选地,所述粘接剂保护层为聚氨酯热熔胶。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厚度为0.4mm~0.6mm。
优选地,所述微型碳片电极与外接电源之间连接有红外线温度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墙围面层为耐热壁布、壁纸、金属板、玻璃板、涂料、木质板材、耐高温集成板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石墨烯发热膜墙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理墙体基层的杂物;
步骤二:清理后的墙体表层施工一层基层找平层;
步骤三:在基层找平层上涂一层涂覆乳液,然后铺贴一层玻璃纤维布;
步骤四:在石墨烯发热膜上设置两个微型碳片电极,将石墨烯发热膜铺贴在玻璃纤维布表面,微型碳片电极的延伸端与外接电源连接,微型碳片电极与外接电源之间连接红外线温度检测仪;
步骤五:在石墨烯发热膜表面涂刷一层粘接剂保护层;
步骤六:施工墙围面层,完后石墨烯发热膜墙裙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毅;葛斌斌,未经徐毅;葛斌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气管接头及防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背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