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套在井内任意深度进行微水实验并自动采集数据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7952.X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睿;侯晓岚;拉尔夫·布兰希勒;戚俊杰;崔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管 隔断装置 上气囊 双气囊 下气囊 井内 水压力传感器 地上装置 气囊增压 水力信号 自动采集 气压 水力 微水 水文地质参数 连接管装置 层析扫描 密封设置 内部气压 释压装置 响应信号 增压装置 含水层 连接管 激发 分套 隔断 连通 水体 释放 | ||
1.一套在井内任意深度进行微水实验并自动采集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激发水力信号的地上装置、水压力传感器(F2)、花管(F3)和若干个用于将花管(F3)与花管(F3)上下方的井内水体隔断的双气囊隔断装置,每个井内分别安装一个双气囊隔断装置,地上装置包括用于向双气囊隔断装置增加气压的气囊增压装置、用于向花管(F3)内部增加气压的连接管增压装置和用于同时释放花管(F3)以及双气囊隔断装置内部气压压力的释压装置,花管(F3)为透水机构,双气囊隔断装置包括连接管装置、上气囊装置和下气囊装置,上气囊装置和下气囊装置分别套设并密封设置在连接管装置的上下端,
气囊增压装置连通上气囊装置和下气囊装置,花管(F3)安装在上气囊装置和下气囊装置中间,花管(F3)和连接管装置连通,连接管增压装置通过连接管装置和花管(F3)相互连通,释压装置安装在连接管增压装置上,释压装置连通连接管增压装置和双气囊隔断装置,水压力传感器(F2)安装在双气囊隔断装置中端或花管(F3)上,水压力传感器(F2)、花管(F3)和双气囊隔断装置位于水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在井内任意深度进行微水实验并自动采集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增压装置包括气罐、管体(A5)、空气压缩泵二、加气压阀(A11)、传感器紧固件(A12)和气压传感器(F1),管体(A5)为密封结构,管体(A5)中心竖向开设上下贯穿的通孔一,管体(A5)侧壁上分别开设水压力传感器入口、气压传感器入口和连接管加压入口,水压力传感器入口上密封固定设置双向螺纹转换口(A10),气压传感器入口上密封固定设置传感器紧固件(A12),连接管加压入口上密封固定设置加气压阀(A11),气压传感器(F1)安装在传感器紧固件(A12)中,空气压缩泵二出气口密封连通连接管加压入口,空气压缩泵二进气口密封连通气罐,释压装置连通管体(A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套在井内任意深度进行微水实验并自动采集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装置包括连接头一(E1)、连接头二(E2)、连接管一(E3)、连接头三(D1)、连接头四(D2)和连接管三(D3),连接头一(E1)上端密封连通连接管体(A5),连接头一(E1)、连接管一(E3)、连接头二(E2)、花管(F3)、连接头三(D1)、连接管三(D3)和连接头四(D2)依次密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套在井内任意深度进行微水实验并自动采集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气囊装置包括紧固台一(E4)、紧固环一(E5)、锥形调节件一(E6)、上气囊(E7)、锥形调节件二(E8)、紧固环二(E9)和紧固台二(E10),紧固台一(E4)、紧固环一(E5)、锥形调节件一(E6)、上气囊(E7)、锥形调节件二(E8)、紧固环二(E9)和紧固台二(E10)均密封套设在连接管一(E3)上,释压装置连通上气囊(E7),
紧固台一(E4)固定设置在连接管一(E3)上,紧固环一(E5)和锥形调节件一(E6)位于紧固台一(E4)下方,紧固环一(E5)上端密封抵靠在紧固台一(E4)上,锥形调节件一(E6)上端外侧壁上车削锥成圆台形状,紧固环一(E5)内侧壁车削配合锥形调节件一(E6)上端的圆台形通孔,紧固台一(E4)下端开设配合锥形调节件一(E6)上端的圆台凹槽一,上气囊(E7)上端套设在锥形调节件一(E6)上端外侧壁上,锥形调节件一(E6)将上气囊(E7)上端密封紧固抵靠在紧固环一(E5)内侧,若干个螺钉穿过紧固台一(E4)固定连接锥形调节件一(E6);
紧固台一(E4)和紧固台二(E10)结构相同,紧固环一(E5)和紧固环二(E9)结构相同,锥形调节件一(E6)和锥形调节件二(E8)结构相同,紧固台一(E4)、紧固环一(E5)、锥形调节件一(E6)、锥形调节件二(E8)、紧固环二(E9)和紧固台二(E10)对称地安装在连接管一(E3)上,上气囊(E7)下端密封套设在锥形调节件二(E8)上,若干个螺钉穿过紧固台二(E10)固定连接锥形调节件二(E8),锥形调节件二(E8)将上气囊(E7)下端密封紧固抵靠在紧固环二(E9)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9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