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醉深度监护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8510.7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才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善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A61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唐敏;江文鑫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深度 监护 | ||
本发明涉及监护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麻醉深度监护仪,包括机体以及多个电极片,电极片包括贴片,贴片包括中间部以及多个贴合条,中间部的内端面设置有电极层,电极层外部覆盖有导电层;中间部中设置有导电件,导电件与电极层导通连接,导电件的外端形成与数据线的输入头连接的连接头;相邻的贴合条之间横跨有呈弧条状的外弹片,当外弹片的中部朝上凸起时,外弹片的两端朝下抵压着贴合条,当外弹片的中部朝下凸出时,外弹片的两端带动贴合条朝上翘起;利用贴合条则可以形成多位置的贴附,使得电极片可以更加稳固贴附在体表上,且利用外弹片抵压着贴合条,贴附稳固,当朝下驱动外弹片凸出变形,外弹片的两端驱动贴合条翘起,便于将电极片取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监护仪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麻醉深度监护仪。
背景技术
现代镇痛实践中,由于强效吸入麻醉药、阿片类药、肌松药和静脉麻醉药的使用,使得镇痛的定义不能简单、统一化。现时,麻醉的另一种定义就是:麻醉是一种药物诱导的无意识状态,认为意识消失是域值性的(全或无现象),故麻醉不存在深度,而只有合适的麻醉蛇毒。合适的镇痛是一种或几种麻药的浓度达到足以满足手术并使病人舒适的效应。联合用药时,由于药理学作用的多样性,用一种测度方法确定不同作用的强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医学认为麻醉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水平的功能抑制或是兴奋的结果。麻醉药对网状结构诱发的、自发的神经活动依据麻醉药和选择的神经元不同产生各种影响,有的增强,有的减弱,有的无影响。许多麻醉药是增强自发的网状结构神经活动,而不是简单的抑制它。
脑电波是来自大脑的神经组织的电活动,一切活组织在兴奋过程中都有电位的变化。研究表明,当大脑处于觉醒和睡眠等不同状态时,参加电活动神经单元的数量、每个神经元放电的频率、动作电位的神经传导速度都会有所不同,脑电波是由大脑的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可测的电生理反应,由脑电波的电位与时间关系组成的图形曲线就是脑电图。脑电图代表大脑皮层的自发神经电活动,而全身麻醉能引起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兴奋,从而达到意识消失和止痛的目的。
脑电波的分类,主要根据其频率的不同来人为划分,通常有如下划分方式。α波:是正常成人安静闭眼时主要的脑电活动,大脑各区均有,以顶枕部最为明显。一般认为α波是皮质处在安静状态时的主要脑电波活动表现,为8Hz-13Hz。β波:以额区和中央区为最明显。当正常人从安静闭眼状态下被唤醒时,会出现波。一般是新皮质处在特殊紧张活动状态时的主要脑电波活动表现,14Hz-30Hz。
现有技术中,麻醉深度监护仪包括信号输入模块、放大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其中,信号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模拟大脑皮层的脑电波电信号,放大模块和信号输入模块相连用于将信号输入模块的脑电波电信号放大,模数转换模块和放大模块相连用于将大脑皮层的脑电波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还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相连用于将获得的数字电信号进行计算,计算模块包括傅里叶变换系统、加权计算模块或者计算模块包括傅里叶变换系统、加权计算模块、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傅里叶变换系统用于分析数字电信号的数字化能量参数,加权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数字电信号的综合能量。
麻醉深度监护仪的信号输入模块为电极片,电极片贴附在用户的体表,如头皮等等,通过检测用户的脑电波电信号,进而脑电波电信号通过一系列处理及计算,得到用户镇静以及肌松数值,便于在手术过程中了解用户的麻醉深度,进而控制镇痛药物的剂量。
电极片贴附在用户体表上,且通过数据线与机体连接,这样,电极片检测的脑电波电信号则通过数据线传输至机体内进行处理,有些时候,由于拉扯或移动等问题,容易出现连接不稳等问题,导致监护过程出现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麻醉深度监护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深度监护仪的电极片存在连接不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善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善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8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