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8572.8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褚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隆盛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4H9/00;F24H9/18;F23B6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064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流管束 炭燃烧室 下集箱管 炉排管 锅筒 连通 生物质型炭 外壳支架 下降管束 燃烧炉 底面水平 平行设置 | ||
1.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支架上的型炭燃烧室、炉排管(7)、下集箱管(9)、上集箱管(4)、对流管束、锅筒(1)和下降管束(3),
所述型炭燃烧室的底面水平设置所述炉排管(7);
所述下集箱管(9)平行设置于所述炉排管(7)的两侧,所述下集箱管(9)通过所述对流管束与所述上集箱管(4)连通;
所述上集箱管(4)设置于所述型炭燃烧室的上面,所述上集箱管(4)通过所述对流管束与所述锅筒(1)连通;
所述锅筒(1)通过所述下降管束(3)与所述上集箱管(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碳燃烧室(6)设置进料口、出料口和扒灰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型碳燃烧室(6)前侧面,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型碳燃烧室(6)的后侧面,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相对设置,所述扒灰口设置于所述型碳燃烧室(6)的左右两侧面、且靠近底面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外侧设置灰烬收集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炭燃烧室外部包设有型炭燃烧室耐火套(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炭燃烧室底部还设置机箱支撑铁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管束包括上对流管束(2)和下对流管束(5),所述上对流管束(2)连通所述上集箱管(4)与所述锅筒(1);所述下对流管束(5)连通所述上集箱管(4)与所述下集箱管(9),所述下对流管束(5)均匀包设于所述型炭燃烧室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箱管(9)包括第一下集箱管(9)和第二下集箱管(9),所述第一下集箱管(9)和第二下集箱管(9)分设于所述炉排管(7)两侧;
所述上集箱管(4)包括第一上集箱管(4)和第二上集箱管(4),所述第一上集箱管(4)和所述第二上集箱管(4)设置于所述型炭燃烧室上面,且所述第一上集箱管(4)与所述第一下集箱管(9)上下对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集箱管(4)和第二下集箱管(9)上下对应、且平行设置;
所述下对流管束(5)包括第一下对流管束(5)和第二下对流管束(5),所述第一下对流管束(5)连通所述第一下集箱和所述第二上集箱,所述第二对流管束连通所述第二下集箱和所述第一上集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型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碳燃烧室(6)的底面均匀设置热水管,所述热水管于所述下集箱管(9)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隆盛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省隆盛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85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型生物质能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热风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