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硝SCR喷氨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9132.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包文运;张东平;吴晔;蔡志峰;李光雷;向朝虎;王大钊;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硝 混合流量计 烟气流量计 控制系统 温度计 电磁阀 反应塔 混合器 工作流程 控制终端 快速响应 通信模块 自动跟随 喷氨量 蒸发器 监视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硝SCR喷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混合流量计、温度计、烟气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混合流量计安装在混合器的出口处,所述温度计安装在SCR反应塔内部,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混合器与蒸发器之间,所述烟气流量计位于所述SCR反应塔的出口处,所述控制终端通过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混合流量计、所述温度计、所述烟气流量计和所述电磁阀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脱硝SCR喷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即时快速响应自动跟随调节脱硝喷氨量,无需人员时刻监视,减少了监控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CR脱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硝SCR喷氨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流程。
背景技术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目前多种脱硝技术中,应用最广、成效较高的脱硝技术。在我国,目前发电厂的脱硝技术改造中,多采用SCR脱硝技术方法,其脱硝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SCR技术主要是利用还原剂NH3与NOX反应生成无害的N2和H2O。
目前的SCR脱硝实际应用中的控制方法还是主要以经典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为主。而PID控制方法虽然在线性控制系统中有着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对烟气与NH3在催化剂作用下随时间变化较大这种具有强非线性的脱硝系统,却难以获得很好的喷氨控制效果。现有的SCR脱硝实际应用中的控制方法中测量的实时性不好,具有较大的误差和延时,难以满足实时与精确控制的要求。另外,现有的SCR控制方法只能手动控制,需要运行人员24小时监视排口NOX浓度,及时调整脱硝喷氨量,人工成本高,且人员工作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硝SCR喷氨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流程,可以即时快速响应自动跟随调节脱硝喷氨量,无需人员时刻监视,减少了监控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硝SCR喷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混合流量计、温度计、烟气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混合流量计安装在混合器的出口处,所述温度计安装在SCR反应塔内部,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混合器与蒸发器之间,所述烟气流量计位于所述SCR反应塔的出口处,所述控制终端通过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混合流量计、所述温度计、所述烟气流量计和所述电磁阀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终端还与移动终端相连,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查看反应状况,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给控制终端下指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终端包括数据库、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第一信息发送模块、分析处理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反馈的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指令,所述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和处理信息,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控制现场状况和工作参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第二信息发送模块和信息输入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需要查询的信息以及需要发布的指令,所述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信息输入模块输入的指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终端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分析处理模块将反馈信息与所述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对比,当发现处于危险状况时,所述报警模块工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三色报警灯、文字信息模块和声音模块,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所述三色报警灯亮起,所述文字信息模块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出现异常的信息,所述声音模块发出报警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终端还与SCR反应塔、加热装置、除尘器、尾气吸收塔、排放口和混合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9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