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奶味诱蚊剂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9890.6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2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欧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5/04 | 分类号: | A01N35/04;A01N43/08;A01N37/02;A01N43/16;A01P1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 代理人: | 张凤萱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奶 味诱蚊剂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奶味诱蚊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挥发性脂肪酸0.5‑0.8份、香兰素及其同系物5.5‑6.5份、丁位烷基内酯0.15‑0.3份、乙基麦芽酚1‑2.5份以及葡萄糖粉88‑93份,其制作方法为在常温常压下按重量份将挥发性脂肪酸、香兰素及其同系物、丁位烷基内酯、乙基麦芽酚以及葡萄糖粉放入搅拌器中混合5‑15分钟,该诱蚊剂能够模拟出酸奶的味道,迎合蚊子的喜好,能够为灭蚊器吸引蚊子,且该诱蚊剂气味怡人,不会对室内空气造成不良影响,且成品安全性高,即使小孩闻香误食也不会影响健康,成品呈粉状或吸湿成块状,暴露放置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蚊剂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害虫捕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灭蚊器有多种,有的利用风干灭蚊,有的利用电机灭蚊,还有的通过化学方法灭蚊,而为了充分发挥这些灭蚊器的作用,灭蚊器常带有吸引蚊子飞向灭蚊器的引诱机构。在灭蚊器兴起的早期,灭蚊器普遍利用特定波长紫外光对蚊子的引诱特性,通过紫外灯吸引蚊虫,然而紫外灯对室内环境造成光污染,而且紫外线会损害人眼和皮肤,不利于长期使用。现阶段灭蚊器逐步改用诱蚊剂诱蚊。
公开号为“CN101953378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凹凸棒诱蚊剂,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膏状凹凸棒石粘土、畜禽鲜血、鲜牛奶、改性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柠檬酸钠、脂肪酸蔗糖酯、高吸水树脂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加工成凹凸棒。该方案不需要用到紫外光,而是通过释放血味和奶味,有效吸引蚊虫。但该方案用到了鲜血、鲜奶一类不可工业量产的原料,成本较高;本身原料来源就存在着可能带有细菌或病毒的问题,暴露状态下更是难以保存,容易腐败变质,而密封又不能释放气味,限制了其应用大批量实际生产使用。
相比之下,公开号为“CN106305773A”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诱蚊剂就比较好,所有原料都能工业化量产,且更容易在暴露环境仲保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乳酸、稀氨水、己酸、环戊酮、3-甲基-1-丁醇、1-辛烯-3-醇、6-甲基-5-庚烯-2-酮、正己烷混合,模拟出人类的体味和汗味来吸引蚊子。然而该方案放在室内时,室内的人也一同会闻到这些模拟出来体味和汗味,造成不雅甚至不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诱蚊剂气味不雅、保存时间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味怡人、保质期长的酸奶味诱蚊剂,并提供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酸奶味诱蚊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挥发性脂肪酸0.5-0.8份、香兰素及其同系物5.5-6.5份、丁位烷基内酯0.15-0.3份、乙基麦芽酚1-2.5份以及葡萄糖粉88-93份。
作为所述酸奶味诱蚊剂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挥发性脂肪酸选自乙酸、丙酸、正丁酸和异丁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每种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不低于总挥发性脂肪酸的15%wt。
作为所述酸奶味诱蚊剂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香兰素及其同系物由以下原料按质量分数组成:香兰素92%-98%、乙基香兰素2%-8%。
作为所述酸奶味诱蚊剂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丁位烷基内酯由以下原料按质量分数组成:δ-癸内酯45%-60%、δ-十二内酯40%-55%。
作为所述酸奶味诱蚊剂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葡萄糖粉选用粉末状的含水α-葡萄糖。
一种所述的酸奶味诱蚊剂的制作方法,在常温常压下,按重量份将所述挥发性脂肪酸、香兰素及其同系物、丁位烷基内酯、乙基麦芽酚以及葡萄糖粉放入搅拌器中混合5-15分钟得到所述酸奶味诱蚊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诱蚊剂模拟出酸奶的味道,迎合蚊子的喜好,能够为灭蚊器吸引蚊子,本发明的诱蚊剂气味怡人,不会对室内空气造成不良影响,且成品安全性高,即使小孩闻香误食也不会影响健康,成品呈粉状或吸湿成块状,暴露放置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欧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欧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9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