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池底环境维护用包衣稳定剂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145.5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刘闽虎;罗正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阳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02F3/3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环境 维护 包衣 稳定剂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池底环境维护用包衣稳定剂系统及其制备方法,由于是采用硅藻土结合包衣结构,利用硅藻土与功能性有益菌混合,再利用凹凸棒粉包衣对硅藻土进行包衣保护;稳定剂投放入水后可以分散性下沉,且下沉过程中包衣被溶解稀释,包衣的溶解过程中硅藻土则会部分与水接触,即开始释放功能性有益菌,在包衣外层和载体内层的双重作用下,能够确保稳定剂在未沉入水底前不被消耗,由此即可以确保对池底净化环境中所有区域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底环境维护用包衣稳定剂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技术中,养殖环境如土塘、河床、高位池(深度大于5米)等会在养殖过程中水质质量逐渐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养殖过程中,会由于动物粪便及部分死亡动物的壳体、尸体沉积在水底,造成水质质量的下降,且养殖过程中水质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有害菌及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若不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治理,将会极大影响到养殖产量及质量。
传统技术中,是直接将功能性有益菌等投放到水里,利用功能性有益菌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这种治理技术的缺陷在于,功能性有益菌无法沉降到水底,即 只能对池塘上层起到净化作用,水池底层无法被净化,而大多数有害物质及粪便等都是沉积在水底,故此这种治理技术的净化效果极为有限,为了提高净化效果,通常是通过对稳定剂投放频率的提升获得,如每天投放2-3次,成本大幅度增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目前有部分技术是直接将功能性有益菌与沙土混合,利用沙土的重力实现将功能性有益菌带到池底,这种净化技术的缺陷在于,沙土会沉积在池底,造成二次污染,且多数功能性有益菌无法沉底。
此外,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已有技术提出了一种稳定剂,该技术中是采用水合硅铝酸盐作为载体与功能性有益菌混合,以此实现将功能性有益菌沉入水底;该技术具有以下缺陷:
1)水合硅铝酸盐具有杀菌作用,会影响功能性有益菌的质量;
2)水合硅铝酸盐沉入池底,与水融化后会形成“烂泥”状物质,不利于底栖动物如虾、蟹类的养殖,虾类养殖的存活率只有70-75%。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对养殖环境上层、中层、下层环境进行净化治理,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包衣稳定剂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产养殖池底环境维护用包衣稳定剂系统,由载体内层和包衣外层构成;所述包衣外层密封包裹于载体内层设置,所述载体内层包括硅藻土和功能性有益菌的混合物,所述包衣外层包括凹凸棒粉。
所述硅藻土的孔径大于功能性有益菌的直径。
所述凹凸棒粉为1300目。
所述包衣外层的厚度为0.01-0.5mm。
所述载体内层的容腔直径为0.01-0.5mm。
一种水产养殖池底环境维护用包衣稳定剂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硅藻土;
2)将硅藻土投入高温炉进行高温煅烧,使得硅藻土的孔径增大;
3)将煅烧后的硅藻土与功能性有益菌利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混合,制得载体内层;
4)将载体内层与凹凸棒粉混合,使载体内层外形成包衣外层,制得稳定剂;所述凹凸棒粉的质量为载体内层质量的20%;
5)将稳定剂自然风干,得到成品稳定剂。
在步骤1)中,所述硅藻土为12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阳,未经曹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AI智能鱼缸
- 下一篇:文本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