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纳米纤维橡胶膜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286.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沭阳乐福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1/04;C08B15/02;C08J3/28;C08J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性纳米纤维 复合材料制备 复合膜材料 橡胶膜 弹性体复合材料 表面接枝改性 物理机械性能 纯天然橡胶 改性纤维素 纤维素纳米 表面接枝 长碳氢链 断裂应变 轮胎工业 天然橡胶 原料制备 断裂功 纳米晶 拉伸 硫醇 巯基 嫁接 棉花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纳米纤维橡胶膜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以棉花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s),然后采用表面接枝的方法对CNCs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在界面上嫁接了喊巯基(—SH)基团的长碳氢链,最后分散在天然橡胶中,制得了功能性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该复合膜材料在物理机械性能方面与纯天然橡胶膜相比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10.2±1.3Mpa),断裂应变率(1270±157%)和断裂功(4.6±0.57MJ.m‑3)。同时,展望了含硫醇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轮胎工业和普通弹性体复合材料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纤维橡胶膜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属于橡胶材料改性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高分子材料之一,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炭黑作为橡胶工业最为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补强填料,具有十分优异的补强性能,但同时密度大、用量多、高能耗等难以避免的缺点。
纤维素是地球上来源最广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并且具有反应活性、弹性模量、强度和刚性较高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填料。短纤维和微晶纤维等作为热塑性材料和橡胶基质的增强已早有研究。然而,橡胶基体与纤维素纳米粒子界面粘结不足以及增强剂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足,使得纤维素纳米粒子团聚、分散不良,应力作用点集中,导致纳米纤维素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改善并不是很大。为提高纳米纤维素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CN101412825A,一种橡胶/改性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纤维素中加入酯类单体、引发剂、乳化剂等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后与橡胶加工工艺与橡胶混炼,得到橡胶/改性微晶复合材料。
本专利提出采用表面接枝刷对CNCs表面进行了表面接枝改性,并在界面上加入了含巯基(-SH)基团的长碳氢链。采用分散在天然橡胶中的改性CNCs溶液浇铸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然后通过天然橡胶分子的双键与硫醇基团之间通过光化学引发的硫醇烯反应形成共价交联,得到一种功能性纳米纤维橡胶膜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功能性纳米纤维橡胶膜复合材料,重点解决纤维素纳米晶(CNCs)在橡胶中分散的难题,加强对橡胶的补强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一:棉花纤维素为原料,采用传统硫酸水解法进行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s),洗涤至中性;
步骤二:将步骤(1)所制得的CNCs放入圆底烧瓶中,并逐一加入巯基十一烷酸、乙酸酐、冰醋酸、浓硫酸,搅拌至反应完全;
步骤三: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物料A进行洗涤,后用甲苯作为溶剂,得到稳定的悬浮液B;
步骤四:取一定量的光引发剂,逐滴滴加入步骤(2)所得到的悬浮液B,得到溶液C;
步骤五:取一定量步骤(4)悬浮液C逐滴滴加进天然橡胶的甲苯溶液里,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物料D;
步骤六:将步骤(5)得到的物料D,先将其放入容器中将溶剂蒸发,后真空中干燥,并在UV聚变输送机上进行交联;
本发明步骤一中,用传统硫酸水解法水解棉花纤维素,制得的纤维素纳米晶(CNCs)粒径分布在100nm-1000nm之间;
本发明步骤二中,纤维素纳米晶(CNCs)、巯基十一烷酸、乙酸酐、冰醋酸、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600:4:1:0.02,反应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100rpm,搅拌时间为3d;
本发明步骤三中,光引发剂为Irgacure651/DMPA,光引发剂的量为天然橡胶量的4wt%;
本发明步骤四中,用甲醇对物料A进行洗涤3-4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沭阳乐福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沭阳乐福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