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573.8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龄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9/04;E04B1/94;E04B1/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防火 复合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包括一第一金属板、一第二金属板及中间层,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包括一中间层,所述中间层、所述第一金属板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一加强连接件固定,所述加强连接件贯穿所述中间层、所述第一金属板及所述第二金属板三层,形成一可拆卸的复合板材,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具有防火功能的防火板。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安装拆卸方便、采用装配式免冲压式固定保证外形美观及运输方便的优势,同时采用装配式保证防火抗爆复合板表面的平整,有效保证防火抗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工程结构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火抗爆墙或吊顶的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
背景技术
从高科技半导体产业到煤炭石油化工产业甚至到普通生产制造产业等,其共同点都存在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保护,如果将爆炸的破坏程度控制在一个最小范围内,其造成的破坏后果也必将最小化,绝大多数建筑物需要设置具有防爆功能或具有阻燃功能的墙体。
目前市面上通常使用的措施是采用冲压式工艺生产的抗爆板,其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4919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防爆板材,通过钢板设置在防火板的两侧,在钢板上设置多个预钻孔,此种结构的防爆板需要将钢板和防火板采用外压压合在一起,防爆板中的钢板与防火板之间依靠物理砌合的作用相连,当受到爆炸冲击时,在正反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钢板和防火板容易分离脱落,而失去抗爆及防火功能。
授权公告号为CN207092370U的专利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在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内部之间设置加强件,加强件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镀锌钢板的内侧,另一端是穿过增强纤维水泥层的啮合端,此种技术方案仍然是采用冲压式方式生产,通过加强件进一步增加镀锌钢板和增强纤维水泥层的牢固度。
现有技术中的防火抗爆复合板至少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技术中的防火抗爆复合板通常依靠镀锌钢板与中间的水泥层采用冲压方式,且在水泥层中设计加强连接件,实现防火抗爆复合板之间的牢固度,然而该设计结构比较复杂,制作和安装步骤繁杂;(2)现有防火抗爆复合板采用焊接、钢板冲压等方式固定,容易造成防爆板表面凹洞影响抗爆和防火效果;(3)现有的抗爆板通过冲压方式实现物理砌合,在制作时需要有固定的制作模具,且制作完成后不宜进行切割,切割时容易导致抗爆板破裂,破坏抗爆板的效果,不能根据后续实际需要的大小进行切割,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有鉴于此,设计一种制作安装简单、整体美观及质地轻,生产加工时不需复杂模具即能进行排版预制,同时生产完成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的大小对其进行随意剪切的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采用加强连接件贯穿金属板和防火板的固定方式,实现在加工防火抗爆板时免冲压、可根据实际需求排版预制、对防爆板随意切割、安装简单、节省材料及成本低的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利用此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防火抗爆墙或吊顶的安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在通过以下具体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层为金属板,第二层为防火板,第三层为金属板。其中上述三层板利用子母铆钉作为加强连接件,子母铆钉贯穿第一金属板、防火板及第二金属板上一一对应的预钻孔来装配固定上述三层,通过多个子母铆钉连接内外芽螺纹的机械固定方式,形成装配式防火抗爆复合板。内外层的金属板材,主要起到抵抗爆炸冲击波的压力,中间层的防火板(不限于水泥纤维板、硅酸钙板、岩棉板等)起到防火隔热的作用,贯穿金属板和防火板的加强连接件是防止在遇到爆炸压力冲击时金属板和防火板分离脱落。
本发明包括一第一金属板、一第二金属板及中间层,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包括一中间层,所述中间层、所述第一金属板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一加强连接件固定,所述加强连接件贯穿所述中间层、所述第一金属板及所述第二金属板三层,形成一可拆卸的复合板,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具有防火功能的防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龄,未经李宝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